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中之战时王平为何离开曹魏,而归降蜀汉?
汉中,蜀汉,刘备汉中之战时王平为何离开曹魏,而归降蜀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魏军势大,蜀军大本营水源被断无法坚守,魏将河北张郃,白马银枪,骁勇无敌,当时的那些蜀将无人敢挡其锋芒,张休、李盛等辈皆畏敌不,各部唯有王平敢于冲上去跟张郃交锋,两个人据说是死拼了十几个回合,然后,王平才率领所部千余名士兵且战且退。这样,张郃怀疑王平的撤退是诈败,反而不敢追击了。于是,王平得以将诸营的残部归拢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撤退返还蜀国了。
失街亭,事后追究失利的责任,诸葛亮斩掉马谡、张休、李盛等三将,削夺黄袭、陈式等人的兵权,唯有王平因为表现优秀,得到了封赏。王平被提拔为参军(集团军参谋长),负责指挥蜀汉的特种兵——“无当飞军”(这支部队规模不大,约有数千或近万人),还进爵位为讨寇将军(少将军衔),封亭侯(省厅一级的干部)。这件事,先不说马谡之罪更主要的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杀之可惜,对于王平的提拔问题上,诸葛亮又显得相当保守,指挥一个师远远体现不出王平的价值,当年刘备提拔魏延就远比诸葛亮要大器得多,直接提为方面军(军区)司令。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围攻祁山,另外,派王平部队驻守南围,保护蜀军主力的侧翼。不久,司马懿率领大军攻打诸葛亮,果然派大将张郃来进攻南围。前文提过,张郃是后三国中曹魏方面的虎将之一,能挡住他的将军,蜀汉这边唯有魏延。而王平的武艺不及张郃,死顶的话,拼二、三十回合还是可以的。实战中,王平就依托着地利,坚守不退,他部下的军队“无当飞军”属于山地步兵师,战斗的韧性极强。张郃武力虽在王平之上,受制于地理,竟然拿不下来。南围终于是守住了,王平不负诸葛亮之所托。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蜀军不得不全线撤退。但大将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于阵前反叛了,这对于蜀汉军是致命打击。危急时刻,王平奉杨仪(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之命率兵前往进攻魏延。论武艺王平是不及魏延的,但王平很睿智,他首先恢复了原来的何姓,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义深远,王平表明了自己与魏延划||清界线的政|||治姿态,因为魏延曾任汉中太守,是王平的老上级,何姓是她妈妈家的姓,而王姓是汉中本地人。
然后,王平不是去与魏延力战,而是利用士兵们的“正统”思想,用心理战术来瓦解魏延的部队。通过喊话策反,魏延麾下的兵都跑光了,成了“光杆司令”。反叛也就很快地被平定了,虽然魏延父子最终是被马岱所斩,但王平瓦解叛军数万兵马,无疑是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
战后,王平又把姓改了回来,所以这个人是很聪明的。他虽然不识字,但喜欢让人给他读书,他通情达理,会做事懂规矩。这次因平叛有功,他的地位自此完全不同了,升任为后典军(从五品,相当于省里面的宪兵队队长)、安汉将军(正规军的少将军衔),辅佐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相当于东川省的代理省||长)。
公元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相当于省|||委的领导,这个爵位很体现他的价值),取代吴懿督汉中(担任汉中,即东川省省||长,兼东川战区的司||令员)。
一年之后,大将军(一级上将,或者说五星上将)蒋琬驻沔阳,把王平被召到大司马(相当于总||理府)府,任命王平为任前护军(正规军的中将)。几年后,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军法处长,省一级的宪兵总队长)、镇北大将军(二级上将),统领汉中。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人马进攻汉中。当时汉中的蜀军兵不满三万,形势危急,诸将皆惊慌失措。有人提议:“我们现在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放弃阳平关,退守汉、乐二城,待涪城的援军抵达后,再反击收复失地……”
汉中如果放弃是会形成连锁反应的,蜀汉也就完了。于是,王平正色地拒绝了:“不行!汉中距涪城有一千余里,援军抵达需许十天半月,魏军若拿下阳平关就会后患无穷。”然后,王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刘(敏)护军、杜参军把守相应关隘,我为后援,若是魏军分兵来取黄金(地名),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等到涪城的救兵到来我们再大举反攻,这才是上策。”
当时,唯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然后,蜀军按照王平的策略行事,涪城的援军以及大将军费祎(来自成都)的援军相继抵达,曹爽的魏军遂被击退,汉中保住了。蜀汉政权终于渡过了一场亡国的危机!
后诸葛亮时代,有一段时间,刘禅是靠着马忠在南中,邓芝守永安,王平在汉中,三人各守一方,来保障蜀汉国土的平安。而王平这个方向,是最重要的战线,他俨然成了蜀汉的“护国之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汉中之战徐晃不听王平的劝告,兵败反而加害于王平,王平虽识字不多但打扙也是一个天才,徐晃排挤他,他无奈投降了刘备,后来刘备和诸葛亮都重用他,确实有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末三国时期,虽然魏蜀吴三足鼎立,但是曹魏独坐天下九州,是天底下最大的割据势力。因此!曹操这个平台,是天下英豪的绝佳首选平台。大部分人都愿意投靠曹魏,而蜀汉与东吴,远不如曹魏的人才库充实。
后蜀时期,蜀汉集团甚至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接近八十岁的廖化,还要像年轻人一样去冲锋陷阵。说明蜀中真的是青黄不接、人才凋零到了极点。
那么?王平本来是曹魏将领,为什么要放弃曹魏的大平台,选择依附在蜀汉呢?
第一、王平是益州人
王平是巴西郡宕渠人,小时候被一何姓人家收养,改名为何平。但他从小就生长在巴西,是土生土长的益州本土人士,对益州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宁愿放弃曹魏这个大平台,去投奔他的益州家乡。
第二、王平投曹迫不得已
严格的说,王平并非曹操的属下。他原本是巴地部落杜濩、朴胡等人的属下。后因曹操击败张鲁,收复了三巴地区,杜濩、朴胡等人投靠了曹操,王平自然也跟随其中。实属迫不得已。史籍记载如下:
上一篇:1月19日英超,利物浦VS水晶宫,你认为哪队会取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