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登基之初做了哪些事?它对清朝有何贡献?
雍正,吏治,清朝雍正登基之初做了哪些事?它对清朝有何贡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于北效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位登基,次年改年号为雍正,就是我们常说的雍正皇帝。
即位之初,雍正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帝位,铲除异己,对皇子集团加以分化瓦解。他重用康熙帝十三子胤祥,让他总理军务,牢牢抓住军队控制权。对自己登基前的死对头“八爷党”则先是极力拉拢,晋封八阿哥胤襈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而后雍正二年,待到青海平叛胜利,实力根基稳固后,则开始加紧清算惩治胤襈一伙。对胤襈本人声罪致讨,说他是“肆行悖逆,干犯法纪”,削宗籍和圈禁。并改其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对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皇三子胤祉等也是降职的降职,圈禁的圈禁。此后几年更是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把诸皇子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政治集团彻底垮台,巩固了皇位和政权。
随后雍正皇帝开始了系列的改革。雍正皇帝登基伊始就曾说过““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他深知康熙后期的社会问题:“朋党斗争,吏治不清;西北用兵,国库空虚;贫富不均,民怨四起”。他针对现实,结合自己的想法,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纲领。
其一,反对因循苟且。雍正帝认为康熙朝后期“人心玩愒已久,百敝丛生”“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屡屡告诫臣下,不可因循玩愒。他针对康熙帝后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主张“着意搜剔”,把那些攻击这是“多事”的人视为“浅见无知”。
其二,整饬吏治,以利民生。他在登极一周年的时候就说过“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而后在写给各级总督的谕令中也说:“今之官居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表明他希望通过整顿吏治,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
其三,反对朋党。可以说雍正帝从登基之前的“九子夺嫡”中深刻体验朋党的危害:朋党各行其一,破坏朝庭团结。所以他说:“朋党最为恶习。”因此宣称,欲“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务期振数百年颓风,以端治化之本”。
其四,兴除利弊。雍正二年,雍正皇帝接受山西巡抚诺敏的建议,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并限制地方政府横征暴敛。同时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
其五,对外用兵。加紧对西北用兵,对青海的罗卜藏丹僧进行打击围剿。清朝雍正元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对于清朝不许他干予西藏的控制权和族内混乱方面的规定深感不满,遂掀起叛乱,清廷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乱。这次叛乱的结果,不仅加强了清朝对青海以及包括喀木(康区)在内的藏族地区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成为该地区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上一篇:镜头在f8时画质最佳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