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甲午战争之后如果丁汝昌不选择自杀,清政府会如何处置他?
光绪,北洋,清廷甲午战争之后如果丁汝昌不选择自杀,清政府会如何处置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甲午战争之后如果丁汝昌不选择自杀,清政府会如何处置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丁若不自杀,年轻气盛的光绪必定将其治罪。
但光绪纵有杀丁之心,恐怕也无杀丁之力。
毕竟卑鄙懦弱如叶志超之辈,也未必能斩立决。更何况丁汝昌有英勇杀敌之举。
关于丁汝昌之死,我特别想提一句的是:
1905年晚清预备立宪,在派人考察各国宪政,军队建设后,清廷认识到:
当年甲午海战之败,不应该让丁汝昌一个人负责,是整体实力不如人!
于是,清廷于1906年下诏,给丁汝昌平反,重新予以官方评价。
晚清愚昧之事颇多,但至少在这一件事上,颇让人感慨良多。成为晚清历史上不多的温暖而靓丽的一抹色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告诉您个秘密,丁汝昌在自杀前,李鸿章已经电令他战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95年2月初,日军占领威海卫,丁汝昌率队逃往刘公岛。在困守孤岛十余天后,在突围无望、后援无继的情况下,丁汝昌仰药而死。丁汝昌殉国数日后,1895年2月17日,李鸿章在代奏电文中说:“丁提督于未被围之先,已派员将水师文卷送烟,誓以必死,孤忠惨烈,极可悯伤……并恳将丁汝昌所得处分开复,以示大公。”
但是在清流党和顽固党人的交相攻击下,清廷仍旧下旨:“已革海军提督丁汝昌……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更是批评他“畏葸成性”、“偾军误国”,可见此时清廷对其是相当不满。所以说,如果丁汝昌不选择自杀,清廷也会严加惩治,最轻也应是流放新疆。
但是到了宣统年间,在朝野各方的努力下,清廷终于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清史稿》评价他: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汝贵、志超丧师失地,遗臭邻邦,靦然求活,终不免於国典,何其不知耻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丁汝昌被朝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
在黄海海战中,58岁的丁汝昌身先士卒,与敌激战,身负重伤后,仍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当时,清廷制定了“舰在人在,舰沉人亡”的军规。
黄海一战,邓世昌慷慨赴死后,李鸿章上书朝廷,修改了“舰在人在,舰沉人亡”的军规,在军舰沉没后要保全舰上将士生命,而且非指挥官失职而造成舰船沉没的,不追究责任。
在威海海战中,他拒绝日军的威逼诱降,宁死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在威海战役中,如果丁汝昌不自杀成仁,有可能被处死。
丁汝昌殉国数日后,李鸿章在代奏电文中说:“丁提督于未被围之先,已派员将水师文卷送烟,誓以必死,孤忠惨烈,极可悯伤……并恳将丁汝昌所得处分开复,以示大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丁汝昌的棺材被捆上了铁链,充分证明了光绪愤恨到什么程度。但是,比丁汝昌责任大得多的李鸿章,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因为处置李鸿章已经远远超过了光绪的权力范围,除了慈禧,任何人都动不了李鸿章。而慈禧是把李鸿章作为命根的,正是通过李鸿章,她才能掌握绝对权力,架空光绪,指挥一切。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又怎么可能去追究李鸿章的责任呢?李鸿章不能动,光绪除了拿丁汝昌出气之外,还能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丁汝昌本一长毛降将,朝廷宽容,许之反正,待罪立功。却有负皇恩,不知尽心竭力以报朝廷,而致丧师辱国,虽万死不辞其疚,着交大理寺究其败军之罪戮其九族,以泄天下之愤。这就是他若不死的下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知道只有死路一条,自杀是更有尊严的死法?
上一篇:井下维修电工是特殊工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