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多主动管理基金无法超越指数,2019年我们是否要转投指数基金呢?
投资者,基金,主动大多主动管理基金无法超越指数,2019年我们是否要转投指数基金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多主动管理基金无法超越指数,2019年我们是否要转投指数基金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全球范围来看,主动型投资行业就好比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主动型基金经理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生存压力。
上图对比的是从2008年以来美国投资者们交给被动型投资基金(指数基金)和主动型投资基金的净流量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从08年到15年这短短七年,被动(指数)投资完全战胜了主动型投资,成为广大投资者们更加信赖的投资途径。
根据晨星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图),从2006年左右开始,投资者们不断的抛售他们手中的主动型选股基金(上图下半部分红色),并转而去购买被动型指数基金(上图上半部分蓝色)。
那么主动型基金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广大投资者弃主动型基金而去,转而投向被动型指数基金呢?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对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概念做一个区分。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主动型投资者,因此很难用一句话来简短概括。我在上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主动型投资者乐衷的投资(投机)活动:
1. 购买主动型投资基金(Actively Managed Funds);
2. 挑选个股,挑选买卖股票的时间;
3. 追逐最流行的投资热点(比如金砖四国,一带一路等等);
4. 基于最近几年的业绩去挑选基金经理;
5. 在选择投资时忽略风险;
6. 在进行投资时忽略长期的历史数据和规律。大家可以将自己平时的投资(投机)习惯和上面的列表对比一下,测测自己的动态指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绝大部分人可能都可以被归类为主动型投资者。
如果进一步更深刻的分析,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对比主动(动态)投资和被动(静态)投资的区别。
1. 投资目标。主动投资的目标是要战胜市场,而被动投资则满足于收获市场(平均)回报。当然,主动投资者能否真的战胜市场则是另一个问题。
2. 历史平均回报(普通个人投资者):从(美国)历史上来看,在个人投资者中,主动投资者的平均回报要远远低于被动投资者。
在过去的30年间,(美国)主动投资者在股票和债券类资产中的回报远远不及被动投资者。比如股票型主动投资者的年回报率在3.69%左右,而同期被动投资者的回报率在每年11%左右。
3. 策略:在上面我已经提过,主动投资者需要做出很多决策,比如选股,选时,选基金经理等等,因此相对而言,主动投资者需要伤的脑筋要远远超过被动投资者。
4. 交易量:由于主动投资者需要做出很多选择,因此他/她也需要做出更多的交易。平均来讲,(美国)主动投资者每年的交易量大概是被动投资者的交易量的6倍左右。不管这些决策是否合理,有一点是肯定的:主动投资者需要付出的交易费用(给券商的佣金)要远远高于被动投资者。
5. 宣传:几乎绝大部分的券商,银行,基金公司等都是主动投资策略的鼓吹者。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可以从中赚到更多的钱(佣金/管理费/分成等等)。
比如从上图中你可以看到,各大券商不断的向投资者发出各种投资研究分析,经济学简报等等,让投资者形成一种印象:即在阅读了这些材料之后投资者有看透未来市场走向的能力,于是不自觉的进行下注。当投资者沉浸于和市场“搏杀”时,这些金融服务商在不知不觉之中赚了个够。
为什么在美国历史上,主动投资者的业绩要远远差于被动投资者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一条值得在这里稍微讨论一下的是投资者情绪:Emotion of the Investor。
大多数主动投资者的情绪变化如上图所示。他们一般不会在市场低迷时进场购买,因为那时候市场情绪还不明朗,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投资者的心情介于不确定(uncertain)和有兴趣(interested)之间。随着市场慢慢上涨,越来越多的报纸和电视开始报道市场大好的环境,因此投资者的心情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很多主动投资者会在这时候开始入场购买。随着市场不停上涨,主动投资者的自信心变得爆棚,其心理状态也从自信变为贪婪,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2015年A股市场曾经经历过的熟悉的一幕:场外融资,多重杠杆,等等。
当市场开始有下跌势头时,主动投资者从贪婪变为怀疑:这个时候他们不能确定市场是否已经开始反转,还是只是暂时的回调。这个时候的投资者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可能还有小额盈利,因此非常害怕失去这些赚来的浮盈;而另一方面,贪婪又给他们壮了胆:一辈子一次的大牛市,如果不博一下,下次可能就要等上好多年了。在这个阶段,主动投资者们经历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吃不香,睡不好,每天盯着股市价格的上涨和下跌,自己的心情也随着涨跌而忽好忽坏。
当市场继续下跌时,主动投资者们终于顶不住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从怀疑变为惊慌:有些由于保证金不够或者场外融资的保本线被触及而被强行平仓,有些则被市场的悲观的气氛影响,在万分痛苦中割肉认栽。在很多情况下,这还没完。一般来说还有一个后手:即市场在经历了动荡之后又回弹了。在这个时段,留给主动投资者的除了痛苦还有后悔:早知道当初不要这么紧张去割肉就对了。
上图显示的是上海A股指数在2015年的价格历史。你可以看到,A股指数从年初的3,000点左右上涨到年中的5,000点以上,然后暴跌,到了年底停留在3,600点左右。从全年来看(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A股指数上涨了12%,因此被动投资者的回报是12%(扣去指数ETF的管理费,净回报稍低于12%)。
那么主动投资者呢?
在上图中你可以看到,中国新增股票的账户数载2015年5月(即股市大跌的前一个月)达到了新高,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达到了一周两百万户(新开户)左右。相比之下,2014年同期的新开户数还不到十万户。那么这些热衷于选时的投资者的回报如何呢? 根据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20日粗略计算,自股灾以来,A股持仓投资者人均亏损46.65万元。Source: http://xw.qq.com/finance/20160529009289/FIN2016052900928904
造成主动投资者屡屡由于受情绪影响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类属于行为学原因。比较常见的行为学偏见有: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后视镜效应等。关于行为学偏见我有更为详细的讨论在此: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47656/answer/82207591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被动投资下面“支持者”一栏,我放了一些老外的名字。下面就让我稍微介绍一下这几位老外。
1. 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
John Bogle是全世界最大的基金Vanguard的创始人(1975年)。截至2015年12月31日,Vanguard集团管理的资金数量超过3万亿美元(3 Trillion USD)。Bogle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写过好几本关于投资方面的经典书籍。所有对投资感兴趣的朋友都应该读一下Bogle。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