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关羽,忠义,乾隆《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公的忠义事迹在隋唐以前就在民间流传了。当然是《三国志》等正史里没有记载或者是简单记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代,关公的事迹已经逐渐完整起来。
勿容值疑,关公在历史上的事迹是正面的,由其他忠于汉室,忠于刘备,报答曹操;战场上斩杀名将颜良,带领荆州刘备部队水淹七军大败曹军,最后被孙权部偷袭,被俘后遇害。这些事迹是统治阶级愿意接受的,也是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的。
关公在北宋末年被徽宗皇帝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南宋高宗又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又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泰定帝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神宗又进一步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已经成了神。
到了清朝顺治帝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已成了天帝一般了。雍正帝封为“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道光皇帝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光绪帝封号就更长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关公的很多事迹在民间流传应早于《三国演义》的成书时。但是随着《三国演义》成书后的广泛流传,关公的事迹更加圆满,加上统治者的推波助澜,所以得到了后世的大力追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被后世追捧,源于他所身处的集团——蜀汉。关羽成为“义绝”,大约从南宋前中期时候开始。南宋对抗的北方金国之统治区域大约等同于三国时期的魏国,南宋大部分时期的统治区域大约是东吴和蜀汉的范围。而宋室南渡三十余年后,宋庭的国策逐渐向偏安固定,于是官方对于三国中谁为正统的讨论逐渐离开魏国而偏向蜀汉,罗贯中《三国演义》就这样得到官方推广而广为人知,关羽也就沾了这个光。元朝时期,元政府在历史传统上主要以南宋分继承者自居,而是金国,南宋对三国的立场得以持续。这样,从南宋前中期到元代一代,大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蜀汉作为值得同情的正统被暂时固定下来,忠于刘备的关羽也就长期享受着人间的虔诚烟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因为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他不仅武艺高强,且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他的忠义符合中国人民尊从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也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所以受到后世的追捧。在《三国演义》传播之前,关羽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隋朝时,关羽开始被当作佛教的一个神灵供奉,北宋时期道教兴旺,笃信道教的宋徽宗给了关羽一个“崇宁真君”,“武安王”的封号,道教也因此将关羽列为神灵。《三国演义》的传播,使关羽开始火起来,罗贯中用大量笔墨来刻画关羽这个形象,溢尽赞美之词,使关羽的形象更加丰满,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关羽。而最终将关羽推上巅峰的是满清统治者,清朝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后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还编造了关羽转世成天神,为满清皇帝护驾的传说。至此,经过一千多年,关羽历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终于走上神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三国演义对关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和神话,在小说中关羽被描述成一位武艺超群、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正派人物,就算死后也被神话魂魄封为了神从而杀了吕蒙。可以说从出场开始基本就是个主角型角色,后世的人敬重关羽忠肝义胆、正气凌然、恩怨分明,更是将关羽当成精神领袖,便有了摆关公像和贴关公门神的习惯。特别是结拜时习惯拜关公,毕竟关公结拜后一辈子都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功超群,艺盖华夏,成为力量和胜利的象征。炳烛夜读,温酒斩将,过关斩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堪称成语制造者,可标为文化符号。知恩图报,忠义千秋,占领了道德至高点,成为正义的化身。综上,关羽在人们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成为后人的偶像,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有多少科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