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中国家长陪着孩子读书,他们是什么心理?
孩子,家长,作业有些中国家长陪着孩子读书,他们是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些中国家长陪着孩子读书,他们是什么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那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家长陪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好还是,要从小培养,自己学习的好习愦,有问题问一下家长,也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安全心理。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独苗不容有任何闪失。一旦孩子脱离了父母的视野,那是一件极不安全的事情,愁生病,愁学习成绩、愁意外伤害。可以说,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把父母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孩身上,如果有任何闪失,他们都承受不起失独的痛苦,所以与其说中国家长陪着孩子读书,俨然成为一道风景线,还不如说是中国家长出于孩子安全考虑的无奈之举。
二、娇惯心理。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什么不用做,家长做牛做马都高兴。我有一个同事的小孩读到北大研究生毕业,母亲一直陪读,导致孩子连衣服都不会洗,后来孩子找工作都发生了困难。这种典型的高分低能现象就是父母过分娇惯孩子带来的后遗症。
三、学而优则仕心理。陪读家长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搞好,那可是关系到几代人荣耀的大事。因此,孩子不能玩游戏,有时极端到不能与外面所有人接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监督能行吗?所以,中国家长陪读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一种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种原因都有吧,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小,就应该陪着。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自律,要看着。有的是学校老师的要求。总得来说,中国的父母都觉得孩子看着,放心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陪着孩子读书更多的是监督孩子读书,其实没必要,你可以拿起书去做个孩子看的同时自己也在进步,同步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照顾好孩子的生活,理解孩子的心理,引领孩子的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陪读家长,负责孩子按时吃饭,至于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我认为超级棒,做事也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没有有些人评论的那么差劲,陪读是家庭需要,也是家人非常支持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我了解的现实教育状态来看,陪读有三种心理状态:
第一,孩子做事情慢,拖拉严重,家长不得不监督着。这就像监狱长一样,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需要符合家长的心理需求。
第二,陪读是一种骄傲的资本,当然其中夹杂着爱的表达。陪读意味着家长要放弃一些自我,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孩子。这个时候家长各个方面都会围绕着孩子转。
第三,陪读是一种趋势,尤其是城镇化后,家里有了几个钱之后,家长都希望儿女比自己更好,获得更好的成绩,上更好的学校。
总之,这种由小到大的陪读,慢慢变成了一种依靠,甚至依赖。如果不陪了,或者对陪读厌烦了,或者离不开陪伴了,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家庭问题就变成了社会问题。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哪些拖拉机品牌比较靠谱,计划买一台504或者554中拖,请指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