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
孩子,父母,自己的怎样才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纠正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解读
不管心理咨询师多么厉害,哪怕有读心术,他都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而存在。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所以,当孩子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在家中有异常行为,做关键的还是父母要做到关注和理解。
十二岁的曼迪已经有持续九年的髋部疼痛,且右腿无法受力。但通过专家诊治后发现:曼迪的髋部和膝盖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跟她异常步态相比并不是主要原因。
通过仔细问诊和了解曼迪的家庭情况后发现,曼迪的家庭成员对于其他家人的一些表情或者异常行为非常敏感和焦虑,有个头疼脑热差不多在家里就能享受大病待遇了,这也跟曼迪妈妈曾经是一位护士有关。
通过曼迪的画以及跟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之后,布拉夫曼认可了家庭医生对于曼迪的关节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诊断。而之所曼迪会出现各种症状,很大的原因还是心理作用,是害怕自己的髋关节会发生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家庭敏感焦虑氛围的影响。
其实,曼迪的髋关节没有父母认为的那么疼痛,很多时候是父母错误并过度解读了。
虽然说为人父母是一项无需岗前培训的职业,却也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保不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但最终指向的其实都是一个信息: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每一个孩子,都是掉落在地球上的星星,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守护。不要以为他们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在他们的脑袋中,藏着一个深邃浩瀚的宇宙。
走进孩子内心深处,轻触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愿意敞开心扉,把心事交给爸爸妈妈,而不是天上的星星。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最朴素的愿望,而身为父母也能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如何理解孩子,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如何做才可以更好呢?
1、做学习型家长
孩子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特征,理解孩子首先前提上掌握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和特点,这样才可以谈的上理解,比如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时候一本比较好的书是《婴语的秘密》对于理解小宝宝的很有帮忙,学习型家长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更加的理解孩子奠定基础!
2、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这个是理解孩子的姿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以前我家的毛巾总是很挂的比较高,然后孩子擦手的时候总是要跳起来,后来就买了比较低的挂钩,然后孩子说这样擦手就好多了,其实当时我就觉得,还是不理解孩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他们感觉平等,用他们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们的行为!
3、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转移或者强加给孩子
理解孩子不把自己的不良的或者是负面的情绪转移给孩子,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很焦虑,很多时候领导给的压力,工作给的压力,生活的房贷和车贷的压力,会压的家长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其实家长也是很脆弱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但是即使再烦躁也不能把这种坏情绪转移给孩子,不然对孩子不公平,他们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理解孩子要保持平和的情绪,遇到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在门口做好心理建设再进门!
小游戏大智慧,欢迎关注和订阅,一起做有趣好玩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理解孩子,真难回答,父母理解孩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培养孩子相互理解。
别忘了,孩子是你自己教出来的。
相互理解更是父母培养孩子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请认真看以下方法。
案例1:
今天儿子告诉我,我不尊重他:买学习桌没有和他商量直接送货到家;上周他不让我送生物摘抄本,我还是给他送去;他希望我们深沟通,但是我总是忙忙为理由……感觉我把他不当回事。
我一听懵了,自己以为很尊重孩子;没想到他心里有这么多委屈、不满意。看来,我认为好的、对的,但不是他想要的。
当时听到孩子一通抱怨,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人人有颗玻璃心,我感到委屈;心想也是为你好,怎么不领情?
后来冷静下来再想,感觉儿子说的对。身为家长我的确自以为是,没有做到尊重、事先商量。
孩子意识到与我相处的问题,多次提出沟通,无非就是想及时止损。
猛然想到前段时间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控诉书,起因就是父母没有尊重他的内心,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诉诸笔墨。深思后,把与孩子相处的日后相处方式梳理出来,欢迎吐槽、提出更好的建议。
1、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抽时间和孩子聊聊,放下我们成年人的功利心和目的性,真正的倾听、理解、尊重、欣赏,用心听,真正关注他的内心。
2、任何事情都有它正向的一面。孩子到了青春期和我们吵,说明孩子有主见、独立的思维;从另一方面提醒着我们沟通方式的不当,需调整、学习提升自己。
若孩子有情绪一直憋着,那憋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也是很可怕的。要更多关注到孩子和我们吵带来的正向启示和意义,我们适时地调整、适时地学习和完善。
3、孩子愿意和我们说,前提是在我们这儿说出来是安全的,说出来之后不会吵他、随意评价他、不随意指导他、不打断他、对他说的好奇、理解、甚至有欣赏,并且能保密……
4、孩子的自我概念通常来自家长对他的评价、以及身边重要的人的评价。请给予孩子正向的自我概念。
5、关注正向的积极面,哪怕是小的正向积极面。星星之火也会有燎原之势,相信小改变也会带来大不同。
6、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前行,虽然我们或许暂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和我们都不完美,正是这些不完美成了我们美好人生的点缀;接纳不完美,通过学习开拓孩子和我们的眼界,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上一篇:2018年全国CPI同比上涨2.1% 12月CPI同比涨1.9%,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