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王干娘到西门庆再到潘金莲,还有武大郎、武二郎的故事,给你了什么启示呢?
西门庆,武大郎,干娘从王干娘到西门庆再到潘金莲,还有武大郎、武二郎的故事,给你了什么启示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说说武松。在阳谷县,武松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打虎英雄武都头。武松也是一个懂“孝悌”的人,保护哥哥是他的重要使命之一。
但是,他毕竟没能保护住自己的哥哥。面对哥哥的死,武松一开始还是很冷静,他搜集证据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朝廷的法度来惩罚杀人者,但是事实证明武松的“善良愿望”并没有实现,比他有钱比他有势力的西门庆还是买通了官府,作为体制内供职的武松最终在体制内没能斗过金钱和关系网。
武松接下来的举动,除了敢作敢为之外,还有就是“被逼无奈”,王法解决不了,武松选择了私刑。
这种情形,在中国封建社会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被统称为“报仇”。而“报仇”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也成了“正义”。
中国的武侠小说,绝大部分都离不开“报仇”。
最残酷的报仇无外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而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封建社会的“人治”属性。不仅仅是在中国,欧洲中世纪也是非常流行“复仇”和“决斗”。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社会的法制不健全。而到了近现代,我们几乎看不到也听不到欧洲的“复仇”和“决斗”。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当我们一方面呼吁建立健全法制社会,一方面对于“报仇”,“复仇”给予肯定的时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法制”的理解和敬畏非常不够。
武松在他所处的时代,甚至是穿越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任何时代,他的行为都会得到“部分的肯定”。但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肯定不会支持任何“私刑”,这是法制社会的前提。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含义需要另外定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门当户对,小心小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过,人世间的不公造成的,拿潘金莲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嫁给了西门庆,任王婆用任何手段也不会让武大郎得逞,一辈子都有可能不劈腿。
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大,还去捉奸,不尿泡尿照照自己那个德相,那不是上阴间抄近路吗?对西门庆来说,逛人家的花园子,开开眼就得了,为什么非得当家住下去。闹出人命来,该放下的就放下,别舍不的。王婆的教训是,烧红的铁别着手去拿,砒霜那东西是用嘴不能尝的,弄不好会死人的。至于武松,生对了年代,促成了英雄。若是现在,牢狱肯定有一席之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风流多情!看官悉听此段渊源不浅。《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笑道:‘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王婆活当也在旧时为三婆之一,从下九流;西门大官人为权势地位,举人身份,坐拥当铺、商家之营生,手段玲珑洒脱,为上九流,骨子里着就轻浮自大,仗着权势欺男霸女,习以为常,也为纵情而死埋下伏笔;大郎依烧饼营生,金莲婢女出处,时裁剪,也属下九流之层;二郎虎劲生猛,弄拳使棒,取得衙门差役之职,终不过下九流之内。
此中人物:王婆、西门、潘金莲、大郎、二郎为五人。王婆、西门、潘金莲三人各为其好;大郎思想跌宕起伏,从忍让到愤怒终招致杀身之祸,从义而死;二郎自使懂得却没有阻止得了,而情义俱在愤起手刃王婆、西门、潘金莲,慰藉大郎而走上人生不归路。各的其死,各有不同。可谓:
自古风流多情种,
咎由自取灾祸多。
西门无意有意窃,
金莲姣姣风情灼。
纵使小惠王婆计,
有情鸳鸯纵风月。
内失廉耻外新妆,
茶馆已是逍遥房。
街邻从此悄话多,
单指郓哥一人忙。
西门纵脚生祸根,
色胆聚俱几何何?
温柔毒药相煎急,
生死一瞬相决绝。
二郎抱恨杀意生,
欲血仇恨祭奠台。
收刃两婆恨不平,
狮子楼斗西门血。
为利失义马伯六,
声色无常骨亦酥,
同胞弟兄凭情义,
一死一徒一嗟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个观点可能带有封建思想,对于生在新社会的人们绝不敢苟同。《金瓶梅》中头一号美丽的潘金莲,不幸生于潘裁缝家,排行老六,早早被潘老娘卖于王招宣府中,后争将出来转卖于张大户,张大户出于私欲倒贴嫁妆做了人称三寸丁谷树皮的以卖饼为业的武大郎,辗转搬家恰与王干娘为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干娘常去间壁金莲家借东借西,两家似相处融洽。一天武二郎寻得家来,金莲称:叔叔。二郎称其为嫂嫂,两者郎才女貌,堪配一双。几经挑逗暗示,叔叔愤而远去。嫂嫂欲火难耐,恰巧叉竿子吊下去砸在西门大官人头上,二者从此情不能分,在王干娘的密谋下,药死大郎,嫁与西门大官人,是为五娘。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满足性方面的要求,先后逼走来旺,逼死来旺妻,训养的大雪狮子猫抓死官哥,气死六娘李瓶儿,私通家童,私通陈姐夫,搞不正当男女关系,西门死后,终至事败被吴月娘赶出家门,由王干娘一百两银子卖与武二郎,武二郎随后杀死金莲,为兄报了仇。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实在是死的太迟了些。若是多活若干年,不知又会有多少人死于其手。金莲的一生可怜,可恨,但可恨的成分似大些。另一方面,又可怜,自己的命运由不得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的活法谁又能接受呢?反正,我是接受不了,直为金莲报不平,不知客官怎么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