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汉民族和北方民族斗了几百年最远能到长城一线,而俄罗斯和别人打仗却能打到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游牧民族,长城为什么汉民族和北方民族斗了几百年最远能到长城一线,而俄罗斯和别人打仗却能打到阿拉斯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朝时期,疆土更为辽阔,唐朝在蒙古设置安北都护府,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将北方和中亚广袤的草原纳入掌控。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也充分彰显了当时唐王朝的实力。
蒙古王朝更不需要说了。单单一个元政府就北到北冰洋,南至南海,西至欧洲黑海边上。
中原王朝不热衷领土的局限性。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都没有扩张的热情。他们更热衷于享受当前的“幸福”生活。
中原地区最早进入农耕文明,加上礼法思想的束缚,让人们产生了厚重的安土重居的认识。于是大部分人口被捆绑在土地上,为国家战略服务。
中原地区受到地形限制,向东是太平洋,向北是草原和荒漠,向南也是大海,向西则是高原和山脉。只有中间的土地是最适合居住和生存的。向周围扩张受到天然的地理限制。
中原王朝作为农耕文明,如果向外扩张,需要充足的物资准备。而不像游牧民族一样,带上羊群牛群就可以出发了。享受过农耕文明的人们难以客服这种游牧生活的辛苦。
自古以来,中原文明都是以和为贵,两周围民族逐渐融合到自己中来,这种文化与欧洲地区侵略占领的野蛮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也给土地扩张带来局限性。如果本地人种没有融合到一起,那么其占据的领地就迟早被分裂。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问题,期间更因为民族的融合时期,中原王朝统治力衰退,导致的五胡乱华,南北朝,五代十国。
周围的土地资源相比于中原地区,确实显得贫瘠,而且并不利于耕种,这也给土地资源扩张之后的有效占据带来了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关键是因为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区别,如果历史推后几百年,俄罗斯从东欧平原都翻不过乌拉尔山脉,更别说进入西伯利亚,再去什么阿拉斯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别,汉民族以农耕为主,汉政权的武装力量在汉武帝以前主要以步兵和车兵为主,其推进至长城一线时,高山、大漠、草原,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极大限制了汉民族武装的活动和能力。而俄罗斯在历史上属游牧民族,其武力量主要以骑兵为主,其活动能力及范围是汉族武装不能比拟的,直到汉武帝时,建立并大力发展骑兵,才有了骠騎將軍卫青、霍去病北进大漠,进击匈奴,并取得胜利。这也只是阶段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族老早以前就被管住了
秦始皇建立皇帝集权体制之前一百多年
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中
就把秦国百姓办了户口
出门要有“介绍信”(路引)
等到秦惠文王要杀商鞅
商鞅逃跑因为没有介绍信被抓捕
你想想
老百姓怎么离开那块必须耕作的土地?
就是说个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失去了自由
那么国家可以组织军队、商队、探险队吗?
你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唐僧拿着李世民的通关文牒去印度
郑和由朱棣安排七下西洋
总的来讲非常少的安排;
他们热衷修墙
最热衷千秋万代统治
然后炼丹永生
提前修陵寝。
人民没有自由
人口再多
整个国家也简单
儒追求做官
释追求空性无欲
道追求无为
中国文化太有特色
待在家里就可以有意义的完成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发展得太早了,”中国“之外的地方,在我们祖先的眼里都是”蛮夷“,未开化之地,除非人家打上门来,否则实在没有什么欲望去征服。
实话说,在东亚大陆,除去朝鲜半岛,也就中国的中东部地区适合人类生存。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年代,你让一帮内地农民去征服高原沙漠草原以及西伯利亚的极寒之地,他们不可能有那野心,也没必要。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汉民族比较内敛的文化特征,很容易满足”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历史上我们很少有大规模的对外征服,只有活不下去时的官逼民反,就是这个原因。直到鸦片战争之际,中国经济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发达的,守着一片热土,谁还有心思去抢别人的荒地?
西方的对外殖民,始于”地理大发现“。其实”地理大发现“的源动力来自中国,他们被盘踞中亚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通往东亚的商路,又盼望能够跟中国通商(那个年代中国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就是遍布黄金的天堂,比今天的美国牛逼多了),就想在海上探出一条新路来,结果探到了美洲,还把当地土著当作了印度人(印帝安人)。新大陆的发现,推动了欧洲的对外扩张,俄罗斯作为欧洲国家,也开始向东扩展,一直跨越白令海峡到了阿拉斯加。
咱们在那个年代也不是没有走出去,否则东南亚就没那么多华人了。但总体来说,太平洋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是很难用木船去跨越的,咱们也就很难有机会直接探到美洲。再加上自郑和舰队被禁出海之后,明清的统治者再也没有拓展海疆的野心,跨过太平洋就再没可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