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彩礼算不算是一种陋习?你怎么看?
彩礼,女方,男方彩礼算不算是一种陋习?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婚彩礼作为中国传统婚俗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有必要说明的是,结婚彩礼这种礼仪形式自古就打上了男尊女卑的烙印,是买卖婚姻演变而成的一种习俗。尽管这样,结婚彩礼仍不失于一种健康的文化习俗。且不说中国古代通过“婚姻六礼”的仪式为婚姻正名,从而确定妇女作为妻子的地位,就从我们现在的婚俗而言,结婚作为非常重要的人生大事,仍然需要仪式感,依据各自条件,适当保留这种彩礼和嫁妆婚俗也是无可厚非的。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关键是不是自觉和自愿。
现实生活中,彩礼和嫁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父母或家族部分财产的继承或合理分割,应用得当,即所谓两家合一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是一个目的,但要各自量力而行,不能谁家明明有钱却一毛不拔,也不能明明谁家没钱硬要赶鸭子上架。这样有利于新婚夫妻婚后家庭生活。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传承,提倡与否都是更改不了的,也没有必要搞一刀切。
我们提倡移风易俗,单从彩礼问题上,无论是法律约束还是道德约束都应该让它回到健康文化上来,而不应该让它沦为陋习和糟粕。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探讨。你的阅读、评论和关注对于《东聊馆》认证很重要哟,支持一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恶刁,穷人特有的恶刁,所以现在贫富悬殊不是你不勤劳,不努力,而有你的习性思维决定,富人家女儿成亲叫结婚,穷人家女儿叫出嫁,为什么叫法不同?所以我敢肯定大要彩礼的都是穷人,被索要的也是穷人,都是可怜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恶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结婚要彩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陋习,但从实际出发我们还得适当尊重。
彩礼来自古老的传统习俗,确立于西周并为历朝所沿袭,史称六礼婚姻制度。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最早彩礼习俗的由来。指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我国1950年、1980年的《婚姻法》和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都没有对婚约和彩礼做出规定。由于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彩礼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缔结婚姻或者离婚,彩礼的处置问题就会引发纠纷。彩礼是一种带有明显预期目的的赠予,婚姻目的如果无法达到,那就需要返还给男方。
适当尊重广大农村地区的习俗是可以的,但如果变了味,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去攀比,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婚嫁彩礼本是为了图个吉利,寓意婚姻美好。但是近年彩礼数额不断上涨,什么“万紫千红”“万里挑一”,越来越多,尤其农村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现在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娶不上媳妇儿得男青年越来越多,而女方家庭选择越来越多,虽说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但传统的婚姻介绍方式还是大量存在。女方家庭在挑选亲家的时候,财力是考虑的重要方面,再加上攀比之风盛行,所以彩礼越来越多。在许多女方家庭中,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话语权,认为女儿这样生活会更有保障。总的来说,结婚彩礼并不算是陋习,但是高价彩礼确实与婚姻实质背道而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结婚彩礼是一种文化。
在当代社会,只要一谈结婚就一定会谈彩礼,大多情况下,女方家对男方家的彩礼要求也不会特别过分,男方家给女方家彩礼也算是中国婚礼的一种习俗,也算是对女方家父母养育孩子的感恩。
妈妈曾经告诉妹妹,我们家向男方家要彩礼,其实都是为你而做打算。假设男方家贫困得连彩礼钱都拿不出来,那为什么要让你嫁过去过苦日子呢?假设男方家有足够的钱支付彩礼,但是却不愿意支付,那说明对方的家庭是不够尊重你的,就算你嫁过去,生活也不会过得那么幸福。我们图的不是彩礼钱,而是看男方家庭对你的态度。
在当代,彩礼的社会性质已经变了,它成了判断男方家庭是否愿意尊重女方家庭的一种标准,我认为这种判断方式是可行的,虽然说给了你丰厚彩礼的不一定会全心全意爱你,但是不愿意给你彩礼的一定不是那么爱你。
所以,我赞同彩礼是一种文化这一说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