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努尔哈赤的儿子各个能征善战,康熙的儿子们也各个都勇武,为什么之后一茬不如一茬?
太极,女儿,蒙古努尔哈赤的儿子各个能征善战,康熙的儿子们也各个都勇武,为什么之后一茬不如一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女真(满族前身)初兴时期仅三万人,蒙古则有四十万铁骑。弱小的满族要实现扩张雄心,奉行满蒙联姻,不失为高明之举。
开国皇帝皇太极(崇德帝),享年五十一周岁,可查的有名分的后妃十五位,仅以此十五位 后妃为计算依据,她们和皇太极生了十一个儿子、十四个女儿。十一个儿子中长到十六虚岁以上的成人共七位,四个早夭;十四个女儿中十三位长到十六岁以上,只有一位十五岁死去,子女早夭的比例为20%。第二位皇帝福临(顺治帝),患天花而死,终年二十四周岁还差一个月,可谓短命,但娶了有名分或生有子女的后妃共十八位,生育子女数量不少,共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可能与其近亲结婚和乱伦婚配有关,其中四个儿子早夭,六个女儿中超过十六岁的四人,但只有一个女儿出嫁,其余都在未出嫁前就夭折了,子女早夭比例为43%。 第三位皇帝玄烨(康熙帝),享年六十八周岁,据不完全统计,生前拥有后、妃、嫔五十五位,共生了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其中长大成人,封有爵位的儿子十二人,长到十六虚岁以上的女儿八人,子女早夭折的比例为51%。接下来几位皇帝生育能力有所下降,但不算太弱。第四位皇帝胤禛(雍正帝),享年五十六周岁,自称“清心寡欲,自幼性情不好声色。即位以后,宫人甚少。”据《清史稿》记载,他娶有后妃七人,共生了十个儿子、四个女儿第五位皇帝弘历(乾隆帝),享年八十七周岁,生前册立的后、妃、嫔共三十一位,生有十七个儿子、十个女儿。第六位皇帝颙琰(嘉庆帝),享年五十九周岁,共有后、妃、嫔十四位,但只生了五个儿子、九个女儿。其中,长子只活了三个来月,未取名就死去;七个女儿未成年早殇,出嫁的皇三女和皇四女也很短命,分别于三十一岁和二十八岁时死去。儿女的早夭比例高达57%。
第七位皇帝旻宁(道光帝),享年六十七周岁,有名分的后妃二十位,共生了九个儿子、十个女儿,第二、三子婴儿时就死了,十个女儿中只有五个女儿长大成人,其中最长寿的一位仅活到三十四虚岁,其他四位二十出头都相继夭折,子女早夭比例高达37%。而且,论医学条件,道光时代要比皇太极时代好得多,皇太极常带着妻子和儿女浴血征战,有时连性命都难保,根本谈不上优越的生育条件和医疗保健;道光帝旻宁则是拉开架势当皇帝的,后妃的生育保健与儿女的医疗条件绝对天下一流,但与先祖开国皇帝皇太极相比,所生子女数量要少得多,子女早夭比例则要高得多。
第八位皇帝奕(zhu)(咸丰帝),一生风流成性,有名分的后妃十九人,却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出生不久来不及取名就死了,女儿仅活到二十虚岁,幸存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帝。
到了光绪帝,身体状况更加差,他四岁入宫,以当时的医疗和皇家饮食,营养肯定跟的上,又在慈禧的管教下,不会过早沉溺风月之事,耗费阳精。身体不好,只能说他的先天不足。史载他从小体弱,感冒发烧,胃病时作,大婚前经常遗精而使“肾经亏损太甚”,接着脑鸣、肩背腰腿酸沉,逐年加重。
大清末期,三朝皇帝连续绝后,宫中数十年不闻婴啼,大清国一派末世征兆。这也是爱新觉罗家族长期近亲结婚带来的恶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的不对,时势造英雄,他们所处时期正是战乱频仍,东征西讨。被逼无奈,只能培养孩子的征战能力。
努尔哈赤的王子们整天跟着大军转战,耳濡目染,适应了这种环境,久之形成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就好比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待久了会使筷子一样。
康熙的皇子,军事上最出众的是十三十四两位,大皇子英勇,但是不怎么会带兵。康熙朝平三藩,攻台湾,打沙俄,征准葛尔,仗没少打。
乾隆朝后,咸丰朝前,中国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而这时候的皇子皇孙也就养尊处优,忘记祖宗的原始技能也顺理成章。
抛开皇子皇孙不说,就是入关时勇猛无敌的八旗兵,他们的后代慢慢也都退化得只会喝酒吃肉,不会打仗了。
所以清朝中期开始,不止是皇室,而是入关的满族人整体退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