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田越耕越肥是不是谣言?有哪些科学依据?
土壤,土地,耕地田越耕越肥是不是谣言?有哪些科学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田越耕越肥是不是谣言?有哪些科学依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田越耕越肥是不是谣言?有哪些科学依据?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题主的这种说法有失欠妥,土地越耕越肥怎么会是个谣言呢?土地不翻耕的话会板结,板结不透气怎么能长好庄稼呢?农村有句俗语:秋耕肥地,春耕旺苗,这是农民总结出来耕地的好处。以前在还没有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这里收了麦子以后要晒地的,我父亲每下一次雨以后,都要把地翻耕一遍的。所以卫农认为是有道理的,理由如下:
一是通过耕地可以提高活土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温作用,有助于提高有益菌群活动能力,能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
二是通过耕地可以把留在土地表面上的作物秸秆、落叶,以及生长的杂草等翻入土壤。不但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而且腐化以后会变成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
三是通过耕地可以把土壤表层的熟土翻耕到地下,把下面的生土翻上来。经过太阳暴晒杀菌后变成熟土,增加土壤熟土厚度,让土壤变得肥沃。
所以说,对土地进行翻耕是有好处的,是农民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传统耕作方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农耕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中间除兵荒马乱的时间,一直鼎盛至今(不包含三十年来)。
科学二字的产生只有百多年时间,在博大深远的农耕面前,科学是幼稚的。农耕产生众多的科学理论和依据,科学依据无法完全指导和证明农耕。
“田越耕越肥”的说法,可以依据实际现象加以说明,无须扯上“科学依据"。因为这句话产生的年岁,至少比科学二字老了一千年。
有一种说法,从开垦荒地到形成褐色无石头,沙泥比例适中的良田,需要二千年时间。这一过程,田地被不断加入有机农家肥,不断翻犁沤熟植物根系、杂草、少量秸叶,不断添加河沙或河塘泥。因此,田地越来越有利耕种,养份越来越多。“田越耕越肥"说法在此成立。
但是,丢掉了以上传统耕作方式,完全采用化肥农业,连最基本最高效的焚烧秸秆还田都丢掉,田地毫无疑问地越耕越瘦!而且逐年增加有害化学毒素,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逐年减少,酸性逐年加重,最后,原本肥沃的良田,必将走向“瘦“得无法耕种!
综上,“田越耕越肥”的正确性是有前提的,是不存在于“懒人农业"模式中的。完全丢弃传统农耕模式,想当然地以科学依据为准绳,依靠机械,依靠某一种子(如转基因),依靠化肥,以达到保证长久粮食安全的目的,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滑稽戏!
农业的《八字宪法》,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仅仅一个“种”(种子)了得!
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您的邀请。
“田越耕越肥,牛越用越瘦”表面上的虽然说的耕地,但是这句谚语的深层意思是指的夫妻之间性生活,内涵是夫妻恩爱,生活和谐女人就会越来越漂亮。
其实土地也是一样的,经常深耕会加大土质的通透性,使作物根系越扎越深,越长越旺,但是仅仅是耕还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因为深耕并不能给土壤带来营养,深更要与施肥相结合才能够让土壤越来越肥沃,而且休耕与深耕相结合更能达到是土地越来越肥沃的目的。
土地深耕一般要求在20-30厘米之间,通过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使上面的熟土层与下面的生土层充分混合,可以把表层的杂草、作物秸秆、有机质深埋、促进有机质转化,促进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和渗水能力,减少板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涝能力,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并不是每年深耕都能起到上述效果,土地的深耕不能太频繁,应该在三到四年一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耕种三年,休耕一年再深耕一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老农,越肥不代表氮磷钾,代表多长庄家。别弄混了。锄地不能增加氮磷钾,但是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多吸收氮磷钾。从这种意义讲,可以增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田地越耕越肥不是谣言,土地经过使用后,会板结。土地不透气就长不好庄稼。常言道:秋耕肥地,春耕旺苗。说的就是耕地带来的好处。在农村的上几年,家家户户都有牲口,秋收以后,就开始耕地。小编也会使用牲口耕地,什么单耕,双耕。都行。不是吹牛的。小编是农村出身。究竟原型是啥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