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们是不甘平庸的大多数,为何却成不了与众不同的极少数?
伯乐,的人,平庸我们是不甘平庸的大多数,为何却成不了与众不同的极少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是不甘平庸的大多数,为何却成不了与众不同的极少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毕竟,二八定律是真实存在的。这是这个世界没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谁进二?谁留八?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属于生产力分配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键在于没有选对平台,更没有坚持到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处事简述
少有所成,总习惯把自己当成“千里马”,而无伯乐相识。其实,成为真正“千里马”的人,大都是自己找到的伯乐。伯乐就在身边,只是自己停留在自怜自艾、孤芳自赏的心境上。
有了伯乐,就要对伯乐的性格和爱好进行深入研究,如果能让伯乐“去之反求,闻声而相思”的境地,就有机会施展才华,大放异彩,如出入无人之境地,离成功就不会太远。
平平淡淡的工作中,大多数人都是“吃瓜群众”,怎样从大多数脱颖而出,围在决策者(伯乐)身边呢?自身的能力和对工作的态度这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因素,就是通过“说”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的方案,并让其接纳,“说话”和干活是一样重要的。要把“话”说好,一是方案要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做到祥实可行;二是要把握好建议的时机,不要小看时机的重要性,时机不对,一切白费。
决策者喜欢谈往事,以证明其英明神武和丰功伟绩。作为下属态度上必须附和,这会让决策者对自己很有好感。有了好感这个基础,决策者提出未来发展时,作为下属适时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并让决策者认为这正是他所想的,那么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如果决策者不采取自己的建议,就不要强行进言了,这样会适得其反,正如“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如果在决策者明朗,同事关系融洽,团队精诚团结的环境工作,就要格外的去珍惜这份工作。如果在决策者无能,下面的人各怀鬼胎的环境工作,不要留恋,飞而去之。
若受到重视,机遇降临在自己头上,就要好好把握;若前途暗淡,危机重重,不要贪恋过去的辉煌,不妨急流勇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守住内心的清静,不为外物所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追求总是好事,看看吉祥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若平庸但不平凡
人,是处在地球生物链的顶端,而人,又被社会的权利和物质分了等级,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越顶端,越稀少。这也是生物的共性,在一个族群中,厉害的也只是少数,多数都是差不多。这种差不多,就是我们的平庸,放在人群中很不起眼的那个,但是平庸不代表一定平凡。
不甘平庸和不愿平凡是两个意思。不甘,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不满,内心的愤懑;不愿,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意愿,一种内心的呐喊。不平凡的人,自有其不平凡的地方,心里即便再如何抱怨,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些人的特别之处。是有那么一些,一生下来就拥有得天独厚的背景,这是羡慕不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内心的抱怨化作力量,既然不能在起点一样,那就在后面弯道超车。
千里马与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不甘心平庸的人,确实是很有才华,但是缺少一个发挥自己长处的平台和发现自己长处的伯乐,不过,不要急,急躁,只能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负面情绪,安之若素,泰然处之,最是好,用这段平庸的生活去夯实自己,去填补自己的空白,伯乐始终会在前方等你。
华语乐坛的一个标杆,周杰伦先生,大家公认的音乐才子,音乐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在其未成名之前,也只是窝在家里自己搞自己的音乐,出去发行音乐,也是处处碰壁,他也是在许久之后才遇见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吴宗宪。有内涵的人,再怎么平庸,最终他也不可能平凡。
赖得住性子,在平庸中发现生活,以此才能将自己的不凡之处,通过生活细细体现。曹雪芹,当时他在创作的时候,已是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但是通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看清世态炎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他在当时来看不仅平庸,简直潦倒,但是,如此平庸的人物,却也能流芳百世。平庸,只是别人看你的一种态度,若是连自己的内心都是平庸的,那就是真的是平平庸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