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猪瘟怎样防治?
猪瘟,疫苗,病猪猪瘟怎样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临床症状
首先只有少数猪呈现临床症状:
初期:困倦、不活动,有些怕冷;食欲减退;眼睛出现明显分泌物;不愿走动,发热,感染6天内可达42度以上,同时表现白细胞数下降9000~3000个/mm3。
发热初期便秘,接着转为严重的水样的灰黄色下痢。
后期:明显厌食;怕冷;常有病猪呕吐出带很多胆汁的黄色液体。随体温升高,可能在皮肤出现充血出血。
有的可能出现痉挛,在出现痉挛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
随着病情发展,更多的猪受到感染,最初感染猪消瘦;后肢出现摇摆,步态不稳,后肢麻痹。
最后阶段:腹部、鼻、耳和四肢中部可出现紫色。
急性病例:感染后10~20天死亡;
亚急性病例:30天内死亡。
慢性病例:根据病程可分3期:
第一期:厌食,沉郁,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
第二期:数周后,患猪的食欲和体况有明显改善,体温降到正常或略高,白细胞减少持续存在。
第三期:重新变得厌食和沉郁,死亡前体温出现短暂升高。
慢性猪瘟病例可存活100d以上。
先天性感染CSF
开始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数月后表现出轻度的厌食,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局部运动失调,后肢麻痹。体温正常,大多数猪存活6个月以上。但最终可导致死亡。
先天性感染可造成母猪流产、木乃伊胎儿形成,畸形、死胎和有震颤症状的弱仔出生,或外观正常隐性感染的仔猪。
子宫内感染的仔猪,皮肤常有出血,死亡率高,但也有康复的。
病理变化
(1)全身各器官组织出血,脾脏不肿大有丘状出血、边缘呈锯齿状出血,边缘常可见到紫黑色突起(出血性梗死);
(2)全身淋巴结外表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性出血,红白颜色相间呈大理石样;
(3)肾脏色彩变淡或呈土黄色,表面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至出血斑;
(4)喉头、膀胱粘膜有出血;
(5)病程较长病例,在回肠末端及盲肠,特别是回盲口可见钮扣状溃疡,若同时伴有细菌继发感染,则可弥漫性坏死性肠炎变化;
(6)此外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严重时可低达3000个/mm3 。
诊断
(1)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动物、品种、年龄、数量、死亡率、治疗情况;
(2)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3) 实验室检查
检查病毒抗原:扁桃体冰冻切片直接作荧抗体试验。
病毒分离
检查特异性抗体:中和试验、ALISA。
动物接种试验:兔体交互试验。诊断确实可靠,但所需时间较长(约15d)。
防治
严格检疫(无CSFV国家):
禁止从有CSF国家进口生猪及肉和没有处理的肉制品。一旦出现疫情,以封锁、隔离、扑杀、追踪传染源、消毒等方法控制和根除CSF。
免疫接种(CSF呈流行的国家)
猪瘟免疫程序
(1)种公猪: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4~6头份/只 。
(2)种母猪:在母猪空怀期即在仔猪断奶后,母猪发情前注射,4~6头份/只 。
(3)新生仔猪:仔猪常免疫2~3次 。
①第一次免疫在7~12日龄或15~20日龄注射,1头份/只,或采用超前免疫(零时免疫),即仔猪刚出生后未哺乳前注射,1头份/只,1~1.5小时后再进行哺乳 。
②第二次免疫在仔猪断奶后第二天注射,2头份/只 。
③第三次免疫在仔猪60~7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瘟是急性病毒传染疾病,为了降低养猪风险,有必要对猪瘟进行预防和控制等措施,具体有效方法如下:
1.自己养母猪繁殖猪仔,饲养猪仔长大到出栏;
2.猪场的卫生管理。猪舍要干净清洁,要通风;
3.每天做好猪场人员的进出工作,禁止外来车辆或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内;
4.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饲养人员也要消毒;
5.给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注射,可降低染病的风险。
做好以上几点,可以有效的预防猪瘟。观点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瘟分典型和非典型,我先说一下我了解的猪瘟,首先严格控制疫苗质量,正确使用疫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养殖场周围200米不适合人居住。
2闲杂人员不要带病毒进入养殖场。
3.防止飞鸟带入病毒。
4.食物最好加热成熟食。
5.定时打预防针。
6.每一轮养殖之后,要做好设施的消毒防疫。
7.每一批猪与另一批猪之间要做好相应的隔离。
8.人畜共患的病,要做好防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瘟一般是猪厂里的猪粪清理不到位的,要预防就要清理干净,不要让那猪粪氧气感染,每天清理两次就可以了。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有精神眼睛却总往一起粘,但是睡觉又很难入睡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