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嬴政继位时秦国经过世代秦王的努力已经具备了扫六国的实力,那么嬴政是不是不重要了?
秦国,始皇,六国秦始皇嬴政继位时秦国经过世代秦王的努力已经具备了扫六国的实力,那么嬴政是不是不重要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秦始皇继位时秦国已经具备横扫六国的实力,但是如果没有秦始皇雄才大略,没有广招天下贤才,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那么秦国能不能统一就不好说......
秦国在秦孝公的开明下,商鞅变法成功,使得秦国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六国,但是如果六国联合起来与秦抗衡,秦国还是没有与六国抗衡的实力,秦国只能各个击破,逐渐消弱六国的实力,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而秦昭襄王时期,施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使得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消弱,而秦国的实力得到增强。这就会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实力基础,只要有一个贤明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便可以一统天下。而这个君主非秦始皇嬴政莫属。为什么说非嬴政莫属呢?
首先,秦始皇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从小他便随着自己的父亲历经磨难,有好几次险些被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就会后来的秦始皇的决心与毅力打下基础。
其次,秦始皇在位时期,广招天下贤才,22岁亲政。慧眼识人,任用李斯、蒙恬等贤才,把权力收归中央,培养自己亲信及大臣,他变现出来的是天生识人,任人唯贤的领导才能,如果没有他的慧眼识人,广招贤才,卓越的政治能力,秦国统一六国未可知?
最后,利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制定合适的灭掉六国的策略。首先拿下比较弱小的韩国,随后是赵,魏,楚,燕,齐。由弱到强,由近到远,一步一步打败其他国家,这些离不开秦始皇的聪明才智,离不开李斯及众大臣的功劳,这也得益于秦始皇的慧眼识人。
如果带领秦国的是一个天天花天酒地,胸无大志,即使秦国有一统六国的实力,还能统一六国吗?
我是篱上青,期待你的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事实上,秦能够统一六国,不单单是因为自己实力太强,也因为对手都比较弱。
在嬴政之前那几任皇帝,几乎都没出现过什么差错,从而让秦国有了根基底子,能够一直保持着强盛。再看其它诸国,几乎是富不过三代,刚刚翻身称霸了,没能折腾几年又出个昏君,把家业给断送了。
在制度上,泰国似乎也比别人显得先进,自商鞅起实行了法家思想,通俗讲就是“以法治国”,只是这法显得太严苛了。有了严明的制度,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效率。
所有这些,在嬴政上台前都已经有了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嬴政的个人能力,泰国要统一六国似乎也为其尚早。因为在那个乱世,领头人太重要了。一只老虎率领的一群绵羊,战力远比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老虎,因为目标和效率。
嬴政年纪轻轻就登上历史舞台,甫一亲政,便展现了他的强悍。
他懂进退,识分寸。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他并未对外征伐,而是选择治内。嫪毐和吕不韦都曾经权倾一时,但跟嬴政比起来真不是一个等级,所以就在他举手投足之间便土崩瓦解。
此外他还知人善用,文官如李斯等,武将出王翦等,一个个都是震古烁今的大才。自己的强悍,加之手下人才济济,何愁大业不成?
如果说武功方面,他还靠着祖辈积攒下的实力的话,那么在后来的文治方面,却被完完全全靠的是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了。
三公九卿这样的制度,便是从他开始的,而且延续了几千年。废除了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加大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的长期稳定提供了先决条件。
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他统一了文字,使原来各国在思想意识上的隔阂大为消融。
在经济生产方面,度量衡与货币也得到了统一,让经济贸易得于长足发展。
所有他的这些方略,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竟然找不出第二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看秦国的历史,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他们每一代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到了秦始皇这一代统一六国首先证明他也是一个明君,
我们看其实秦始皇统一六国也不是这么简单,在六国被灭的过程当中,光说用人方面秦始皇就展现出了能力,全程无败绩,远交近攻策略用得出神入化,时机把握相当准确,
打楚国的时候也曾经骄傲过,可是他迅速纠正自己的错误,再次认真对待,这样一系列事件都让人觉得霸气十足,
所以说秦始皇并不是无用,是前面国君的努力与历史趋势被秦始皇抓住了。
看完给个赞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这样说。秦国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每一个过程都十分重要,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省略。
秦国在战国的崛起,起源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这是秦国发生质变的第一步,经过孝公和商鞅二十多年的艰苦变法,秦国终于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六国眼中。之前的弱秦早已成为历史,“列国卑秦,不与会盟”的局面也随之改变了。
孝公之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位英主更是奋发图强,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一步使秦国更加强大,虽然中间也突起波折,六国的合纵或多或少也迟滞了秦国统一的步伐,但大势所趋,互相猜忌的六国,又怎么能够阻挡秦国呢?事实上到昭襄王后期,秦国已经占据了天下近一半的土地,山东的诸侯,早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