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六国恨秦却能顺汉?
刘邦,六国,秦国为何六国恨秦却能顺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何六国恨秦却能顺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连年征战,到了战国后期,天下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七个:韩、赵、魏、燕、齐、楚、秦。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就是较为独立的诸侯国,诸侯国内的一切大小事物由诸侯王决定,由于宗主国东周的没落,七个诸侯国的地位在法律上实际上是平等的。
结果秦始始皇统一了天下,原来的东方六国韩、赵、魏、燕、齐、楚先后被秦国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秦国的郡县制,由秦始皇委派官员去管理原来六国的地盘,而原来六国的贵族及利益阶层,均受到秦的打击和控制,失去原来独立六国的地位和利益,六国就视秦为深仇大恨,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国。
秦始皇去世后,陈胜吴广大起义,点燃了天下反秦的火炬,原东方六国的贵族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纷纷参与其中,打着反秦的旗号复辟,于是六国先后复国。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后,成为反秦义军名义上的主帅,在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18路诸侯,这些诸侯名义上尊项羽为西楚霸王,也就是诸侯国的霸主。
楚汉战争时期,复辟的东方六国不是被刘邦消灭,就是投降了刘邦,如魏、赵、齐、楚被刘邦及韩信消灭,而燕国、韩国则投降刘邦,在刘邦击败项羽后,天下一统,刘邦建立大汉帝国。
刘邦在战争期间曾经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后来在统一天下后,先后消灭燕王藏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成,为了维持统治,刘邦又封了同姓诸侯王来统治这些原来六国的地盘,这个时候的六国早就已经不是战国时期的六国了,经过数次战争和时间的流逝,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平民还是贵族,都对六国的认同感已不断下降。
而刘邦之所能取得天下,除了实行正确的战略外,刘邦能够得到天下的民心,也是赢得最后胜利的关健因素,当然也包括原来六国的民心,甚至于秦的民心,刘邦都能得到。
六国之所以不恨刘邦无非以下原因:
1、刘邦得民心。从刘邦得秦国民心就能看出,刘邦进秦都咸阳城,约法三章,并且善待秦国降王子婴及秦国官员、百姓,是以得秦民心。
2、汉朝时的六国,早已不是战国时期的六国,认同感不强烈。战国时期的六国王公贵族,在历次的战争中逐渐消亡。而百姓因为对原六国的认同感不强,所以谈不上恨。
3、刘邦封的六国,已经是同姓(刘姓)诸侯王了,自家人不可能恨自家人。
4、刘邦统一了天下建汉后,不再有大的战争,并且西汉建国之初,实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让百姓得到安宁,生活开始富足,当然也就顺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六国苦秦久矣,始皇既没,陈胜吴广举起反叛的旗帜,六国遗族纷纷云集响应,天下共伐暴秦。楚汉相争,垓下城破而项羽自刎,刘邦登临帝位,因为他之前受封的是汉王,所以改国号为“汉”。为何在刘邦即位后,手底下的六国遗族不仅没有像对秦朝那样反对,还大力支持呢?
一、穷兵黩武积怨已久,休养生息天下归心
“天上天下,唯朕独尊”,秦始皇嬴政,他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奋六世之余烈”,他完成了前辈先王百余年的夙愿,小小的“王”满足不了他,“朕,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被誉为“ 千古一帝”。既然当了皇帝,天下共主,那么可以好好玩乐一番吧,不!这是很多昏君的做法,始皇即位,仍然亲力亲为,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铸币、车道等等。然而这位始皇帝太急了,他忘记了灭六国不是他一人之功,也不是他手下良臣名将的功劳,而是自孝公便开始蓄积的国力,经过了六代君王的发展,才有了“以一敌百,战无不胜”的秦国,统一后的秦朝,民众仍受困于水火,“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天下苦秦久矣”。
汉承秦制,为何相安无事?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与郡县,但废除了严苛的法律刑法。早在刘邦攻入关中,就废除了秦律,仅以“三章”约束百姓,因此有了“约法三章”的典故,关中百姓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汉初,民生凋敝,刘邦下令轻摇赋税、减轻田租、释放奴婢、遣兵归家,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始皇自以为功高盖世,不施仁义;高祖不兴水土,与民休息,这就是逆秦而顺汉的主要原因啊!
二、族汉者,非当初“恨”秦之六国者
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之后,祖上曾任韩相,韩国灭后散尽家财,一心为灭秦复国,欲刺杀始皇以成事,失败后隐姓埋名,但灭秦的想法却一直不忘。秦二世二年(前208),项羽立楚怀王之孙为王,张良趁机以“多数党羽”为借口,立韩成为韩王,其“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亲自率兵攻打原来的韩地,但几经易手,未能开创大局面。像张良这样打着“复国”旗号的人数不胜数,项梁、项羽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楚国复国;周巿迎回魏咎为魏王,魏国复国等等,都有着曾经六国的王室贵族,勉强算得上是顺应民心。然而项羽衣锦还乡之后,以军功论封赏,受封的十八个诸侯王,没几个是原来的王室。再看看刘邦封的几个诸侯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除了韩王信有贵族血统,其他人都是因跟随刘邦有功得到封赏,这些“族汉”之王,早已不是曾经饮恨亡国的遗族贵胄了。
三、秦制无错,只怪法家“无情”
商鞅变法,大秦国富民强,法家思想深入秦人之心,对于老秦人而言,刑法的“严苛”只是家常便饭,只要自己不犯法就平安无事,世人批判秦法严苛、秦制有错,殊不知正是严苛的法律,秦国才能做到上下清廉、夜不闭户,正是军功爵制、郡县制,秦国将士才能锐不可挡,秦土才能在收复的瞬间被掌握稳固。秦人习惯了秦律,但那些风气开明、懒散自由的齐人、楚人就习惯不了,郡县让原本赵人、燕人的土地改头换面,军功爵制奖励的不是拿着良弓锐剑韩人、魏人,天下大乱的隐患其实早已埋下。
上一篇:儿童助听器的保养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