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千与千寻》究竟好在哪里?
千寻,自己的,千与千寻《千与千寻》究竟好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千寻坚持要工作,汤婆婆就不得不同意,因为她曾立下这样的誓言,这代表着资本社会的商业规则,大家都可以遵守并利用,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是无国界的,只要你能提供具有价值的特别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劳动,资本就会选择你,你就会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无脸人用泥土假变的黄金,骗走了汤屋众人创造的劳动果实,黄金是硬通货,美元是纸黄金,超量印刷的美金本质只是泥土,却换走了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后果还要别人承担,这样的“杀猪”行为无异于“吃人”。
片中多处展示的“油”字,我不懂日语只能在网上查,看到有人解释说“油”跟“汤”发音相似,而且都有水的意思,所以油屋便是汤屋,是泡澡的地方。但是汤婆婆管理的地方,为何坚持用油字而非汤字呢,而且在多处展示强调?或者不让汤婆婆干脆叫油婆婆呢,为何偏偏要区分开来?
一来,油做形容词,有做事不认真之意(来自百度知道)。我认为这是指代了那个时期日本全社会的浮躁状态。
二来,在日本古代,油用来去除不净的东西,而在日本的神道里有着如果神触碰到了不净他将会失去所拥有力量的想法,在那个时代澡堂就是众神用来去除不净的地方(来自百度知道)。这就非常符合神隐世界鬼怪神出没,来汤屋沐浴的设定。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个人的脑洞,这个到处被强调的油字,可能暗示了用美元绑架石油定价权的操作,这是美国能够吸血全世界的根本所在,也是日本经济衰退之伤的根源,吉卜力把自己的控诉放在了影片里各种显眼的位置。
在这个层面上, 因为成年人,或者说日本当权者,进一步来讲是全社会上下,齐心协力将国家送到了难以挽回的境地,牺牲了未来的年轻人,这是“千寻父母”对“千寻”的亏欠,然而他们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本有自杀森林,香港有烧炭潮,房价泡沫破裂的威力不亚于核弹,葬送了多少人一生的幸福。
说到“油”字,就想顺便再提下神隐入口匾额上题的“复乐”与汤屋内匾额上题的“后乐”。
\"复乐\"有两个相关出处,一是弥尔顿的长诗《复乐园》,讲述了耶稣抵御住撒旦的诱惑,拯救人类重返伊甸园的故事。二是梭罗的散文集《复乐园》,道出现代社会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后的严峻后果,对人类社会提出的忠告与建议影响了许多名人。
前者刚好对上《千寻》的本故事——从神鬼世界中拯救人类重返家园,后者则对上《千寻》的喻故事——经济大发展之下人类为欲望大肆破坏环境。
至于“后乐”则是来自日本三大名园之一的后乐园,“后乐”二字取自“先忧后乐”,也就是我国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里应该是宫崎骏劝诫大众,不要耽于享乐,要有忧患意识,懂得延迟满足感。
从影片来看,宫崎骏对此的态度是痛心而同情的,他希望人们能找回自己,不要在迷失本性,要把劳动当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被资本绑架、豢养,他把美好的希望投射在年轻人身上,希望他们不忘初心,努力劳动,回归简单,再勇敢地向前走下去。
如此看来,千寻在此时被引进播出,倒是颇有意味。本月院线前有《绝杀慕尼黑》,说没有永远的老大,只要有信心就有战胜的机会,要团结努力,因地制宜,师夷长技,勇往直前。后有《千与千寻》,要勿忘本心,告别浮躁,努力工作,回归简单。
往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等着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了《千与千寻》不下10遍,还看了这方面的动画院校影视研究者的著作,我来回答一下。
1、《千与千寻》的主题非常深刻,中世纪的小镇是象征日本金融危机后凋敝的城市,千寻爸爸妈妈偷吃小镇的食物象征人类的不守规则,无脸男象征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这种现代病,白龙被填埋象征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汤婆婆浴室中为钱工作的人们象征日本社会中为工作迷失的人,河神最后在浴室因为千寻的帮助洗去污垢恢复原貌,象征日本社会中的人们只有洁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才能找到自己。
2、《千与千寻》创造了很多想象力丰富的人物和场景。比如无脸男,既让人感同身受,又让人心疼,看过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他最后在钱婆婆那里通过劳动,也找回了自己。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是看到无脸男,都会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海上列车的灵感来自《银河铁道之夜》,当列车滑行在蔚蓝的大海上,海天一色,非常干净,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也让我们想到在我们孤独的青少年时期,也希望有一位同伴可以陪我们坐在海上列车上,去自己想要去的城市,经历不同的生活,相信这个场景会打动很多人。
3、电影中一些素昧平生的人的善良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比如白龙救了初闯入小镇的千寻,烧锅炉老爷爷指引千寻到汤婆婆那里工作,小玲看似刁钻、泼辣,实际上很善良,帮助千寻在浴室站稳脚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作为一名动漫领域的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地,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千与千寻》。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宫崎骏做这部动画本是想给小孩子看的,但最后却感动了无数的成人。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神话世界,但我们却可以在里面看到现实,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其次,《千与千寻》在2001年7月20日于日本上映,距离现在18年!是宫崎骏执导,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该片一经上映,就得到了很高的反响,也是让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名声大振,虽然之前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像天空之城,龙猫,风之谷这样的动画,但我个人觉得正在意义上让宫崎骏和他的工作室升华的作品,就是千与千寻,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最为巅峰的作品,后面的故事,似乎都没法超越千与千寻,虽然说都是好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