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内现在影视投资的发展如何?
影视,电影,票房国内现在影视投资的发展如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6-2019年中国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及观影人次统计情况
2018年4月实现全国票房39.05亿元,同比下降20.31%;1-4月全国票房240.90亿元,同比增长25.88%。4-5月为进口片集中上映档期,18年4月票房同比下降主要受2017年进口片大年下票房基数较高影响,2017年4月系列性进口片爆款《速度与激情8》实现票房24.91亿,占月度票房51%,大幅提升票房基数;2018年4月进口片《头号玩家》口碑发酵下实现票房11.08亿,为月度票房冠军。
回望过去一年股权投资行业对文化传媒板块,尤其是影视板块的投资却会发现,经过2015年的并购热潮、2016年的政策收紧后,2017年文化传媒市场投融资更加趋于理性。
2018vs2017月度票房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影视投资市场相对于2015-2016年的热潮也已趋于理性,投资人期待影视工业的流程逐步走向成熟,也将投资视角延展到影视制作以外的影视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领域。
影视投资的看法、具体的投资思路和正在关注的细分方向
影视投资最重要一点就是,在感性的文化场景面前保持理性的决策。明星、镁光灯很热闹,但这是不是能投资的生意还需要考量。
当投资人面对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行业时,往往会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但当投资人面对影视项目时,容易用消费者的心态去做投资。当你在消费时,用的是感性的右脑。但当你做投资决策时是非常理性的行为,需要用左脑去思考。如果投资人以消费者的心态做投资,用感性的一面做决策,容易掉进坑里。所以国内能够做好影视投资的PE机构并不多。
中国影视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系列化的苗头,期待影视行业的工业化、系列化发展。
行业发展变化让新机会不断冒出,最重要的是回到团队身上,创始人和主要高管要有正规化运作的理念。前段时间影视行业事件曝光后,反映出很多影视公司存在财务不规范的问题,对于财务不规范的企业我们是不会投资的。
首先,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了改变,原来大家爱看进口好莱坞大片,现在文艺片、主题片的受众越来越多。第二,电影电视剧本身的分发渠道在变,以前主要是电影院,现在多了网络和手机渠道。第三,影视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在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在影视制作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些行业变化,让新机会能够不断冒出。
对影视制作公司的投资虽然不是达泰目前的投资重点,还在持续关注中。我们会比较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比如淘梦就有很强的大数据能力,对观众的需要有更深的了解,它会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帮助做出影视制作的决策。
随着影片内容多元化,影投适应区域文化特征的差异化排片能力将放大经营差距;尤其在售票平台集中度高企,并参与影片宣发的挑战下,影投通过管理机制变革,实现内容精细化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势在必行。
2018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可以用“两出彩一失色”概括:
1、高票房国产片出彩,摆脱好莱坞依赖症
业界普遍认为,国产高票房影片崛起,是2018年中国电影行业最明显的趋势。去年全年共有20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9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单片票房的前三名也均被国产电影占领,分别是36亿元的《红海行动》,34亿元的《唐人街探案2》,31亿元的《我不是药神》。相形之下,进口片国别更加多元,好莱坞大片垄断格局被打破,《海王》破天荒地在中国比北美提前两周上映,引发观众的巨大热情,也证明了片方对于内地市场的格外重视。
2、现实主义题材出彩,口碑驱动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一方面现实主义创作尤其是主流的现实主义作品成绩亮眼,《我不是药神》这种现实主义影片既被市场认可,又传达了主流价值观,让广大观众觉得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发展。另一方面,电影的文学性大幅提升,出现了《邪不压正》《无名之辈》等具有艺术深度的寓言式电影。
“内容驱动市场,口碑大于营销,现实主义题材大放异彩,是电影市场释放出的一个良好信号。”广州金逸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认为,电影口碑正在成为决定票房的关键因素,映后评分成为推动票房的重要动力。2019年的春节档也再次印证了这种判断。据阿里影业“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由于口碑高评价好,影片《流浪地球》的全国排片场次占比从年初一的11.5%提升到年初五的32.7%。《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的排片占比紧随其后。
3、传统大导演和流量明星失色,产业遭遇寒流
新生代导演成为市场中坚力量,去年票房Top20电影中贡献率约41%。反观徐克、姜文还有张艺谋,新作口碑与利润都难称满意,流量明星也屡遭滑铁卢。
有关专家认为,这证明大导演、大制作、大明星的烧钱高票房模式已急速失灵。同时,在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税局补税、平台限价、业绩巨亏、重组失败、资本撤离等因素笼罩之下,“寒流”成为电影产业挥之不去的关键词。
据自媒体公众号“镜像娱乐”统计,从资本市场来看,影视股下跌严重,行业头部的20家上市影视公司中,去年一年无一家公司市值增长,市值总蒸发超1600亿元,跌幅50%以上的有8家。
资本退潮喜忧参半
影视行业各项耀眼纪录之下,依然隐藏着“降温”信号。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尽管贺岁档票房仍然创下新高,今年春节假期观影人次达1.3亿。相比较去年同期1.45亿,同比缩水约10%。
这背后一方面是票补取消,导致单片票价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影院生存艰难,提价动力明显。而这两个“利空”还将继续影响2019年的电影产业。
2018年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影视行业早已习惯了“寒冬”论调:热钱撤退项目变少,横店影视城剧组开工寥寥,报批公示项目少了很多,一些内容做好后无法播出,一些内容还没做就胎死腹中,多家影视上市公司市值缩水,知名影城大规模倒闭关店……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产业遭遇寒流,创作遇到暖春,秩序得到整顿,市场趋于成熟,或许才是当下电影产业诸多表象后的本质特征。
“往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评选年度十佳时,常常感到评五部国产片都很勉强,今年评十部还有遗珠之憾。”尹鸿说,十几年来中国电影没有出现像今年这样好的创作成绩,整个电影市场趋于成熟,观众享受到了十几年来电影界改革的实践成果。
坏猴子影业是《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的出品方,该公司总裁王易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8年600亿票房中360亿国产票房,刨去院线等分成后大约有150亿元归到制作方。如果以一个良性发展的行业20%的毛利率推算,意味着只要120亿元成本就足以支撑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现实中大约有500亿元在投入生产,其中的泡沫远未挤净。
“从坏猴子自己的经验来看,200万能做一个剧本,但并不等于1000万就能做5个,还有可能50万你就弄了一个剧本但最后让你赔了5000万。所以从我们专注内容的公司来看,资本退潮还是不退潮没有那么要紧。这个行业原本就不是一个需要很多钱的行业,最宝贵的是人和创新能力。”王易冰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