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邦起家的狐朋狗友,本来都是些市井小民,为什么最终能变成名将呢?
刘邦,韩信,都是刘邦起家的狐朋狗友,本来都是些市井小民,为什么最终能变成名将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邦起家的狐朋狗友,本来都是些市井小民,为什么最终能变成名将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极大关系,秦二世听赵高之言,扶苏,诛蒙括,大兴劳役修建始皇帝陵,群凶极恶不顾人民死活,以天怒人怨,天下土崩瓦解,群雄逐鹿,逢烟四起,,,加上陈胜吴广举义,,六国势立反攻倒算,,和项粱伯侄立楚王之后举兵兴义,,,市井之徒刘邦也在一邦小史书生拥立下,粉墨登场,刘邦之徒武功陏不是最强的,,,但有六国后人韩国公子张良扶佐和箫何,曹参夏侯婴周勃,韩信,之助力出奇谋定伟略,以小作大从弱至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决非常人可比,,刘邦情商超标,善结友朋为他安邦定囯,绽定了基础,,,而项羽穷兵黩武,一个范增也言不听,计不从,何以会有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有谁呢?樊哙、夏侯婴、周勃、卢绾四人,樊哙是屠狗者、夏侯婴是车夫、周勃是吹鼓手、卢绾是赌徒。这些狐朋狗友为何都成为居庙堂之高的一方大员,处江湖之远的一方枭雄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他们本身都是豪杰猛士,能力不俗;其二,他们有好领导,这些领导带领他们成长!既有天纵之资,又有高人指导,他们自然而然成为名将了!
我们首先要排除韩信、萧何、张良、曹参四位贵族,他们四人本来就是贵族出身,属于天赋异禀,能力超群的异人,不属于刘邦的狐朋狗友一类!战国时代是铁血大争之世,凡有血性,皆有争心,人人论兵,家家参战,就是普通百姓也有兵争传统,目的就是图存求强!因此刘邦的朋友都有兵家基础,他们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敢于仗剑走天涯的勇士。这些人追随刘邦东征西讨,就是没有见过猪儿也见了猪儿跑,更何况他们都身经百战,积累了基本的战术素养!
仅仅有基本的战术素养是不够的,那只是血气之勇,刘邦的部将多次跟项羽交锋,自然深知勇力不及项羽万分之一!但是他们遇到了韩信这样一个兵家名士,韩信教会了他们谋略与兵法。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这些狐朋狗友都成为韩信的部将,所谓进朱者赤,他们就算懵懂幼稚,跟着韩信打仗多年后,也学到了韩信兵法的百分之一,仅仅这百分之一也足以让他们纵横天下了!刘邦手下第一悍将樊哙跟随韩信多年后,也变得有勇有谋了,他打仗为成了一把好手,等闲之辈不是樊哙对手!可见名师真蒙出高徒,韩信被贬后,樊哙见到韩信还是以部下之礼参见,可见樊哙是敬畏韩信的!
最后一点平台很重要,没有刘邦的平台,这些狐朋狗友是不可能功成名就的!年龄是个宝,学历很重要,后台不可少,关系最重要!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刘邦的生死兄弟,因此他们得到刘邦的重用与信任,能自由施展能力而不受限制!如果岳飞是赵构的生死兄弟,如果袁崇焕是崇祯的发小兄弟,那么他们的大志必能实现!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舍得放权封爵,他不惧怕他的兄弟会背叛他,因此君臣同心,共同击灭了强秦悍楚,建立大汉帝国!君臣同心,互不猜忌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点万万不可忽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知道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过《史记》,也不知道刘邦起家的狐朋狗友。其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君主,大部分都是市井小民,唯有隋唐时期的皇帝,因为他们都是鲜卑王朝,他们的爵位都是子袭父爵的。今天就介绍汉初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淮阴侯韩信、丞相陈平”。
一、汉高祖刘邦,刘邦出生在沛丰邑中阳里人,从小就不从事一般老百姓谋生的职业,喜欢欺行霸市,偷鸡摸狗(喜欢与人通奸)。父亲责怪他不务正业,不像他大哥那样会种地。刘邦到了壮年时,考上了泗水亭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的局长)当了亭长以后更喜欢喝酒和玩女人,也没有结婚。
有一次,单父县的吕公与沛县的县令关系相当好,吕公避仇家将全家迁移到沛县,邀请全县的豪杰和官吏到县令家作客。县令安排座位,送礼不满千金的,座位在堂下。刘邦做亭长,平时看不起所有的官吏,就在进门的名帖上谎称“贺礼一万”。吕公连忙起身迎接,让刘邦坐在堂上。
萧何说:刘邦这个人一向满口大话,很少做什么事。刘邦坐在堂上趁机戏弄所有的宾客,酒席将散,吕公示意刘邦留下。于是,吕公对刘邦说:我年轻时喜欢给人看相,看的人太多了,谁也比不上你刘邦的面相。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给你做打扫清洁的婢妾。吕公回去,吕媼大骂吕公酒喝多了,本来说是将女儿许配给贵人,怎么将女人许配给一个无赖?吕公说:“这不是妇女小子懂得”。最终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吕公的女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氏,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二、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汉初的名将。韩信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自己也不肯从事农业劳动,所以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历史记载中,韩信到南昌亭长家吃闲饭,几个月下来,亭长的老婆不给韩信吃闲饭了,韩信一怒之下与亭长绝交了。
又有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有许多老媼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个老媼见到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老媼说:我将来会重报您的。老媼回答: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妄图回报吗?
韩信年轻时喜欢背上一把剑,手里拿着书(竹筒),走在路上。淮阴屠夫家有个小混混看见韩信有点扎眼,就在大庭广众的大街上,对这韩信说:看你背着剑拿着书,像个将军,你这个将军,如果敢用你的剑刺死我,就从我身上走过去。如果不敢刺我,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犹豫了一下,从背上拿下自己的剑从小混混胯下爬了过去。所以,韩信有一个外号是“胯下君子”。尽管“胯下君子”名声难听!但是,打下汉朝天下的就是“韩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