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回忆小时候的家乡,你还记得多少美好的画面?
都是,小时候,时候回忆小时候的家乡,你还记得多少美好的画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以前这个时候全村妇女小孩在家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炒米饼,炸糯米条,炸牛耳朵,苞米酥,炒花生,炒瓜子……满满回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乡小时候过年买新衣服,煮肉,放鞭炮,真有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喜欢夕阳下的村庄小路上看收秋节,在田地里捉蛐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间是把杀猪刀,看似时间在抚平我们难以愈合的伤痛,可是它也把一切都改变的面目全非了,我们怀念的一切美好事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晶莹剔透的城池,但它却永远只能用来怀念,永远的埋藏在我们心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面馍馍,高高挂梁中间,嘴里流口水,可就是吃不到。特别好吃,根本不需要就菜。牛奶特别香醇,打开茶缸盖,都能闻到一股奶香,真是太好喝了。麦乳精一粒一粒的,香脆可口,太多了,再也没有原来天然的味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的时候最爱春天的油菜花,黄灿灿的不懂事的我总爱摘几朵满地扔,夏天池塘里总是游满鸭子嘎嘎叫,秋天柿子成熟了爬树去摘,冬天到下雪的时候爸爸用盆子装满,在家里坐在盆边慢慢虐,直到变成雪水,最美的回忆是年轻如泰山的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的家乡一点也没好,因小时害了大病,从小就在死死生生中度过,没有什么美好的记忆,自有记得发水回来捉鱼,开开心心快乐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起小时候的家乡,那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也是我时时想起就心酸并且追悔莫及的地方!还没来得及懂得如何欣赏和怎样珍惜她的时候就真正的离开了她!!!
我的家乡地方儿很小,就在北京原来的宣武区教子胡同里边儿的一条 不起眼儿的胡同儿里,严格意义上讲她也不是什么胡同儿,由于和牛街就隔着一条胡同儿,胡同儿里住的又都是回民,所以她一直属于牛街地区街道管辖。这是一条进深也就一百多米,宽大概也就是也就是个六七米,一条偏僻的南宽北窄的南北走向的小街儿。北边儿有出口儿,往西通教子胡同,往东通法源寺后街。这条胡同的南半拉,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沟,直通南边儿的大红门儿十号院儿,据老辈子人说:(无从考证,只是听说而已)有一条龙和一只鳳在里边儿打架,这条胡同因此而得名叫龙鳳坑!这条胡同没有南口儿,只是在她的西南角儿稍微往北一点儿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胡同儿,最多也就不到一米宽,大概最多也就七八十米长,西边儿出口儿有一个门楼儿,下了三四层参差不齐的台阶儿,就是不宽的教子胡同中段儿的马路,对面儿就是东礼拜寺,(后来改为盲人纸盒儿厂)胡同儿不大,却闻名遐迩,提起串堂门儿,远近的街坊四邻都知道。回过头儿来再说龙鳳坑,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二十个门牌号的小地方儿,居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回民,也就是西南角儿八号院儿和大红门儿十号院儿(单位宿舍),还有北边儿十肆号院儿有一家儿是汉民,但是和我们大家都相处的都特好!时间长了,他们也入乡随俗了,那时候的人都挺单纯、善良!尤其是过开斋节,或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儿,按照回民的风俗习惯,都会炸油香,做点儿好吃的东西,谁也不拿住在那儿的汉民邻居当外人,但是还是家家都忘不了,给汉民街坊送油香等吃食,汉民的街坊们也特别尊重回民,言谈举止、行动坐卧都很尊重回民街坊的民族习惯,从来不瞎说瞎问!那时的人们,没那么多想法儿 ,街道号召打扫街道卫生,家家户户都拿着条帚、簸箕出来扫街,街道号召泼街,家家户户都拿着盆接着自家水泼街,一会儿功夫街道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我说这个,现在的人可能都很难理解。我们小时候都这样儿打扫街道卫生的!我小时候的邻居姨儿啦、婶儿啦、伯伯(音是掰掰)大爺啦什么的,都特好说话儿,有点儿什么事儿街坊们都实心老意掏真心的帮忙,从来没有人计较过什么,街坊邻居之间,从来没有过抬杠辦嘴的现象出现……
上一篇:你手机里关于ta的最珍贵的一张照片是什么?有什么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