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国统一时的破坏人才策略是什么?
法家,焚书坑儒,秦国秦国统一时的破坏人才策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法:在那个时代,存在的不单指有\"儒家\"还有法家\"以及其它流派。但要说到适合治理国家,巩固皇权的只有\"儒家思想\"跟\"法家思想\"。\"法家\"讲究的是的法、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
破坏人才最出名的莫过于\"焚书坑儒\",打压流派,打压学士。除了留下部分需要的书籍,其它的一律打压。就是想不能传播知识,因为愚者总比智者好控制。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价值观,始皇想巩固秦的千年王朝。所以当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书同文,甚车同轨。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上人才汹涌的两个时期:春秋战国及民国时期,究其原因看似动荡的社会环境促使大批能人志蠢蠢欲动;自由的思想蓬勃;浪漫美丽的爱情流传至今。
秦的统一,标志着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立,为巩固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自然法家思想受到推崇,儒家文化被打压。法度规矩的建立,文化摧残自然是最初封建社会采取的塔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在“过秦论”里已有定论,不明白的可以找此文一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以法家为基础,轻视道德教育。法家思想追求变法革新,“厚今薄古”。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的“礼乐制度”开始崩溃,孔子根据社会现实创立儒家思想,主张“克己复礼”,追求的是周朝的礼乐制度,儒家是“厚古薄今”的。
法家和儒家本身就有许多不可调好的矛盾。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百废待兴,一方面在政治、经济方面创立诸多新制度的同时,为了防止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扑,另一方面也加强文化思想方面的建设。“焚书坑儒”也就有诸多必然性。
“焚书坑儒”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但秦始皇并没有完全焚烧所有书籍,只是不让民间私藏,皇宫里还是有专门研究这些书籍的。真正对这些书籍产生摧残的是项羽,项羽在攻克咸阳后,火烧秦宫殿,这些珍贵的书籍都付之一炬了。
每一个朝代和每一种制度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好多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措施都是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而实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焚书坑儒,将朝廷之外的百家之书全部焚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统一后首先实行的就是书同文。当时的文字比较混乱,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有时一国竟然有好几种文字。更是有金文等书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书同文是打击当时人才的主要途径。小篆和隶书成为后来的主流。
另外就是迁移六国的贵族,当时的读书人主要是各国贵族和世家,这一次迁移也是一次人才的迁移。
然后就是知名的焚书坑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是逐客令?后来取消了嘛。
上一篇:如何评价中国首艘飞航式导弹潜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