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世民是如何夺下隋唐江山的?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
长孙,太子,无忌李世民是如何夺下隋唐江山的?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世民是如何夺下隋唐江山的?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承乾、李泰、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立太子他们三个应当首先考虑。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因为忌惮同样被父亲看重并且也极有野心的弟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打算发动政变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唐太宗舍不得杀掉心爱的长子,心痛地下令将李承乾贬为庶人,总算是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在重新立太子之际,唐太宗深知如果立李泰的话,以他的为人,李承乾和李治将来都会被杀,如果立李志,则另两人都可保全。于是为了能够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立为太子。
不久之后,太宗觉得李治仁弱,而吴王李恪文武全才,便对长孙无忌说:“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反对,认为不可以。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
李治继位后后,长孙无忌诬陷李恪谋反,最后死于冤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世民坐江山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丶在唐建立初期,李世民东征西战,在军队取得了很大的威信。
2丶唐一统天下后,李渊优柔寡断,放任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两派互相倾轧,秦王府实力远强于太子派,后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彻底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后逼李渊禅让皇位于他。
3丶李世民心狠手黑,且善于收买人心,从杀兄占嫂,诛杀侄儿,在玄武门之变前已经彻底收买太子身边人,官史洗白自己,摸黑太子李建成等事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政治手腕。
而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的原因较为复杂:
1丶首先他的出身问题,虽然李恪深受李世民宠爱,但他毕竟不是正宫所生,他母亲是前朝隋炀帝之女杨妃,很显然太子人应该在长孙皇后一房选择,不管是刚开始的太子李承乾还是李承乾被废后的李治都属皇后正室。
2丶李恪在朝中没有后台,虽说是家天下,但李储问题朝中老臣的话语权还是比较重的,李承乾李治都有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在朝中把控,而李恪就比较尴尬了,他的生母是前朝杨广的女儿,在朝中也没有一个有权柄的后台给他依靠。
3丶李世民在位时唐朝国泰民安,那时需要的是一个守成的君主,李治表现出的仁慈厚道正适合我李世民心意。
4丶李世民晚年听信长孙无忌进言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就像毛主席所评:“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总得来说,李恪的才能要比李治搞出一截,但其没能继承大统的原因却很复杂,如果李恪继承大统,或许就没有以后的一代女皇武周天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世明能夺天下无非以下原因:1.南征北战嬴得声望和实力2.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来又逼老爹李渊退位。
李恪当不成太子有以下原因:1.母妃隋朝公主的身份,使他没有可能,李世明不会选他2.作为亡国公主的儿子,身边没有强有力的支撑,缺长孙无忌比肩大臣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世民是智勇双全兼文韬武略,自然在纵王子中脱颖而出,再者他在作战中屡建军功,深得军心,坐江山的非他莫属。
后来立了李治为太子,主要也是看中他为人实诚仁孝。李世民最怕看到的是如他自己当年一般的兄弟相残,所以对李恪虽爱,但也不可立他为太子,又因李恪此人善于权谋,恐怕他日后不能容下弟兄手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朝事情还是问下唐朝人吧
上一篇:为什么有农历了还要用公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