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解缙作为太子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什么得不到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赦免?
永乐,太子,他的解缙作为太子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什么得不到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赦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解缙作为太子党,帮助明仁宗做了很多事情,结果被诛杀。明仁宗当上皇帝后,赦免了很多人,为什么没有谢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赦免具体指的是什么,解缙人都死了还怎么赦免……仁宣两朝其实是有给解缙家族优待的。
永乐十三年(1415)解缙死后,家产被官府没收,他的妻子徐氏和两个儿子解祯应、解祯亮被遣戍辽东。解祯应死在辽东。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即位后,就把解缙剩下的家人召回内地了。(《明英宗实录》卷21)还让解缙的侄子解祯期做了中书舍人。宣德五年太宗·仁宗两朝《实录》修成后,解祯期做了大理右评事。(《宣宗实录》卷66)
【解缙画像】
等到明英宗即位后的正统元年(1436),解祯亮又自诉家贫,请朝廷归还了当初没收的解氏家产。按照正德时解缙家乡吉水知县周广的说法,朝廷还赠以从四品的散阶朝请大夫、勋官赞治少尹,可见是给解缙恢复了死前担任的从四品布政司参议的官职。后来解祯亮也被录用为中书舍人。
当然这些优待都是逐渐进行的小动作,明廷隆重地给解缙翻案的事情是没有的。因为解缙的下狱除了卷入立储的政治斗争之外,还有其它罪名,按《明太宗实录》,朝廷让他去明军新攻占的交阯布政使司化州(今越南顺化一带)运粮,解缙却玩弄文字游戏去了广东的化州,被成祖批为“为臣受事则引而避去”。(《明太宗实录卷116》)不管这些事情是真是假,既然成了官方说法,就不是那么容易推翻的。何况在仁、宣时期,成祖留下的政治权威性还是非常大的。因此就成了这个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中,总有人说,我这人直来直去,有啥说啥,你可别不高兴。
解缙就是这样的人,不过听他说话的那个人是皇帝,这就麻烦了。
解缙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类似于汉代东方朔。
(学识渊博的解缙)
早在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朱元璋最初特别器重他,曾亲口对他说:“朕与你义如君臣,恩犹父子,你对我有什么谏言应当言无不尽才是啊!”
19岁的解缙还真信了朱元璋的话,回去认认真真写了一份万言书,在里面历数朱元璋的缺点和残暴,句句都切中要害,惹得朱元璋很生气,直接就革了他的职,断掉了他的政治生涯。
后来建文帝朱允汶继位后,又重新启用了他,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
朱棣靖难成功后,急需要文官来替他打理国家,而不得朱允汶重用的解缙立刻得到了朱棣的重用。
最早,解缙干的是编书的活。他干得很好,先后主持撰修过《列女传》《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其中《永乐大典》更是中国古典百科全书,堪称旷世之作。
(解缙和<永乐大典>)
学问这么高,朱棣当然要重用,于是提拔他为内阁首辅。
解缙一跃成为了大明王朝核心圈的人物,另外朱棣不像朱元璋,对于解缙的直言劝谏,他还能虚心接受,因此君臣关系处得相当融洽,朱棣还曾对他感慨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此时的解缙颇为豪迈,总有些想替朱棣分担事务的雄心,事实证明,解缙想多了。
永乐三年,朱棣准备立太子了。
按“有嫡立嫡”的明朝祖制,朱棣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
但朱棣实在不喜欢朱高炽,他自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可朱高炽呢?高大肥胖,行动迟缓,还有脚疾,走路都得人扶着,更不要说骑射方面的本事了。
朱棣喜欢的是随他参加靖难的次子朱高煦。
朱高煦颇得朱棣真传,有勇有谋,数次在靖难之役中救他于危难,不少次战役就是因为朱高煦的冲锋陷阵,才转败为胜。可以说朱棣能坐上皇位,朱高煦功不可没,因此朱棣一直觉得朱高煦才是自己的亲儿子。
朱棣想立朱高煦为太子,碍于祖制,他颇犹豫,于是找来在内阁中最有发言权的解缙,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作为保守派的解缙却坚持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编书有功受重用的解缙)
这让朱棣颇不悦。
解缙看在眼里,适时地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这才豁然开朗,下了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这个“好圣孙”就是朱瞻基,他是朱棣最疼爱的孙子,为了能把皇位传给这个小孙子,朱棣愿意立他的父亲朱高炽为帝。
尘埃落定后,朱高煦就恨上了解缙,常常在朱棣面前诬告他。
比起解缙,朱棣当然更相信亲儿子,因此解缙的处境便发生了变化。
朱棣疼爱朱高煦,在礼制规格上都超过了太子朱高炽。
本来人家这是疼自己儿子,解缙偏要跳出来指责朱棣说:“启争也,不可。”
朱棣很生气,因为解缙不说,朱高炽还想不到,解缙这样一说,满朝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挑拨他和儿子们的关系吗?所以朱棣对他很有意见。
解缙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喜欢品评大臣,比如他说蹇义天资厚重,但胸无主意;他又说夏原吉有德量,但不远小人;还有刘俊有才干,但不知顾及道义……总之朝中大臣少有不被他评论的,由于他的毒舌,同事关系处得非常糟糕。
所以,朱高煦在背后使绊子的时候,这些朝臣们也跟着添油加醋,就这样,解缙彻底失去了朱棣的信任,被剔出朝廷核心圈,贬为地方官。
做地方官,要进京奏事,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不悦的朱棣)
解缙进京奏事的时候,偏巧遇到朱棣北征未归。由于朱棣出征时,都由朱高炽监国,因此解缙便觐谒了朱高炽后便返回地方。
此事却被朱高煦渲染成“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朱高煦这一招极阴毒,既表明太子结党营私,有谋反之意;又说明了解缙是故意趁朱棣出征,和朱高炽欲谋不轨。
敏感的朱棣勃然大怒,不光将解缙以“无人臣礼”之罪投入刑狱,还将与朱高炽素有往来的一批大臣连座入狱。
这一关就是五年,其中不少忠臣扛不住折磨,死在了狱中,倒是解缙还强撑着,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平反。
然而,有一天朱棣在囚籍上看到解缙的名字,问了一句:“缙犹在耶?”
心领神会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随后便以酒灌醉解缙,将他埋在深雪中。
这次,解缙没能熬过去。
上一篇:有什么让马蜂自动搬家的好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