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欧美国家在经济停滞时期,是如何保持工商业稳定的发展?
凯恩斯,经济,萧条欧美国家在经济停滞时期,是如何保持工商业稳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世纪60年代,凯恩斯的理论开始受到质疑。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在这一时期陷入了滞胀。所谓滞胀就是经济增长率低,但同时通货膨胀率高。如果继续采用凯恩斯的理论,通货膨胀将再度升高,从而超过政府的承受能力,因此这个理论开始受到质疑。与此同时,货币主义开始兴起。货币主义认为财政政策不仅不能解决经济萧条反而可能使得经济波动更加剧烈得不偿失。他们主张采用货币政策,也就是由中央银行进行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具体的办法是通过调整银行借款利率的方式,以间接的手段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这种方式见效比较慢,但是较为温和,也不会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美国原总统里根执政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种理论。不过他主要推崇的是供给学派。此后美国缓慢的走出了滞胀阶段。供给学派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传承人,强调通过供给层面来解决问题,要求政府严控开支,给予企业更多自由权。
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货币主义也受到了质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原主席格林斯潘,现在被很多人质疑在当时超发了大量货币,导致了金融危机。所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回归到凯恩斯主义,推崇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欧美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经验就是两条,一条是财政政策,一条是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是同时使用的,但会有所偏重。理论学说则是如同钟摆一般,来回调整。总是某一理论不适用之后又回归到另一理论。之后这个过程再次反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复杂太大的问题,一言难尽。可以写厚厚一本书了。简单讲,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刺激。诸如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学派等等。很多政策我们国家也在运用。具体情况因为国家不同而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