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明末文官的风骨荡然无存?
风骨,文人,气节为什么有人说明末文官的风骨荡然无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中前期皇帝要追封自己父母群臣都让,各种慷慨赴死跟皇帝对着干,大臣天天上书骂皇帝吃喝嫖赌这不对那不对大家各种追着骂皇帝求取自己的正义不畏强权的好名声,而明末崇祯自尽为明朝殉国的才很少的几个人,明朝被李自成灭国这群大臣蜂拥着去求李自成要官,李自成败了清朝入关文官又都争着尽力效忠,这中期晚期的气节为什么完全相反,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人风骨从来只存在于在野的,在朝的哪来风骨?只有利益。
其实哪朝哪代那个时期都是一样的,有君子有小人,君子小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定,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身份地位,显示出的人格都不一样。
明末最有名的东林党,明朝都灭亡了,还在江南秦淮河畔笙歌畅饮,携妓同游,娶妓女,满清来了后,他们的做法甚至不如妓女,很多人就觉得明末文人都是如此不堪。
但是他们能代表文人这个群体吗?显然是不能的,就如同今天的书协作协代表不了书法家和文学家这个团体一样,这些人只是通过读书这个渠道进入官场,早就不是文人了,他们是官僚,他们甚至歧视文人,因为他们是文人里熬出头的,“朱门先达笑弹冠”嘛。
其实文人风骨从来不缺,只是在朝的人缺,一个人能在朝当官,早就把所谓的气节丢了,如果你看重气节,是不可能当官的,就像你有精神洁癖,就不可能升官发财一样,今天也一样。
要找风骨气节,在在野之人、隐居之人那里去找,你在官场找气节,就如同妓院找处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祯皇帝有句至理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当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什么内阁大臣,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等所有文臣压根就没有抵抗,全部开城投降,还纷纷向李自成要官做,就在崇祯失意落寞上吊自尽的时候旁边也只有一个老太监在旁边。相比明末时期的武将,大都是战死,比如有名的孙承宗、卢象晟,孙承宗七十六岁高龄,当时清军很尊敬他,清军想劝降他,毅然自尽而死,卢象晟被清军包围,后来清朝史料记载,卢象晟抵抗异常顽强,身中24箭而死!对比就知道,明末文官的气节荡然无存是有历史评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了解一下:
誓死不降洪承畴
湖水太凉钱谦益
高龄话唠阮大铖
你就知道为什么文人风骨荡然无存!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主义的发展,金瓶梅是最好的讽刺官场和世俗的作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有风骨的文人都在南宋末年死光了。元朝采用了带奴化的统治,比如下级见上级必须跪拜。大臣在皇帝面前只能跪拜了。而明朝并没有改变,朱元璋还把儒家经典上不利于皇权统治的语句删除了。这样有风骨的人参加科考也考不上了。
上一篇:你们在圣诞节给对象送什么礼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