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纵观历史,秦汉时期汉人是非常尚武的,隋唐后为何尚武精神越来越弱?
都是,武将,秦汉纵观历史,秦汉时期汉人是非常尚武的,隋唐后为何尚武精神越来越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越往后汉人农耕性越来越强,尚武精神退化。另外封建统治当局为了便于统治都采取压制民间尚武习惯。所以到隋唐后民间基本上很少有人尚武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远祖有尧舜禹以德治理天下,天下太平。古人重视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夏桀残酷被商汤推翻,商纣无道被周武王推翻。周公辅佐天下以德。武力只是世乱时使用。到了周末,德不兴,周王室之威衰,礼乐丧失。诸侯称霸,为夺霸互相武力厮杀,掠夺。导致武力被崇尚,孔子思想仁政被冷落。各诸侯国以求取能征善战会用兵及兵法思想家为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批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吴起,白起,商鞅,孙膑,苏秦,张仪,韩非子,李斯等等。战国混乱,群雄争霸。天下大乱,百姓流离,争斗不断。秦逐渐强大,用武力统治天下与用思想统治天下的相较中,用武力取胜。秦始皇用武力平复各国。秦二世而亡,残酷的武力统治被各没落王与百姓反抗。也是群雄逐鹿,相互厮杀。最后楚汉相争汉一须。武力出现在每朝乱世末及诸侯相争中,暴力武力不断,文治思想难一统,只有用武力铁腕平定。
至于平定天下后,都不愿出现战乱局面,想天下稳定,百姓富足,天下和乐。从汉起制订大一统思想,儒家被独尊,就是为了天下和平统治,思想上管理。从武力向文化思想过渡,做自觉守护和平的思想者。历代统治都重视儒家文化,强调个人为社会所用。发挥个人所值。从汉朝起,尚武已开弱,思想已开重用。汉朝及后代战争,除少部分内乱,尚武是对外,抗外族。在历朝,从东汉光武帝已开始注重教育,建学校。提高人口素质,去野蛮。从汉开始,制礼,制乐。祭宗庙,定社禝,恢复礼乐。向文明国度发展,也是效仿古代德治天下,去掉许多酷刑。从平民中取人才,扩大办学规模。这是唯护和平的方式,向天下太平的转变。提高人的意识与思想觉悟。从各朝文化发展上,都在寻求一条天下能和乐的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钱后,不想再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人还是打鱼种花比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儒家思想毒害下,崇文抑武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个不成熟的意见,自我认为是民族融合!特别是唐,首先提出民族融合!让外族认识到内陆十八省的富足!加之所谓的以仁治天下!原秦汉时期对外族的对待就是杀,秦对六国的战争,汉对匈奴的战争,原本就不打算征服他们,而是清除他们,地盘为我所有!唐开始扩充土地,实行安抚政策,大量优惠少数民族,而不是血腥镇压!以至于后期的辽金元清的屠杀让汉民觉得他们生性野蛮,殊不知是我们的秦汉血腥的没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希望百姓是尚武的,这对维护统治极其不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