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哭的时候该置之不理吗?
孩子,他的,宝宝孩子哭的时候该置之不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哭的时候该置之不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情况,如果是因为无理要求或者他本身就做错了,还蛮横,那就让他哭一会,如果不是他的问题,应该把他拦入怀中,抚慰心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立马妥协,久而久之,他们好像已经拿捏到了父母的软肋在哪里,知道什么事情父母会妥协、什么事情父母不会妥协,所以他们一定是会有选择的进行“撒泼”。因此给孩子养成“得不到就哭”的坏习惯。
但是置之不理也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孩子哭不一定都是因为想要的东西父母不给买,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何会哭闹
打个比方,孩子不喜欢打针、吃药,所以每次遇到抽血、打针、吃药的时候都会哭闹一下。这属于正常现象,别说小孩了,大人打针的时候 也会有排斥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情绪,正确的疏导他们的情绪。要告诉他们“妈妈知道打针很疼,但打针是为了治病,妈妈也不想希望你疼,所以妈妈抱抱你,给你一些力量,妈妈也会给阿姨说轻一点……”
这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的,那更小一点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他们是用哭来表达他们的“诉求”,比如说是饿了,尿了,想睡觉了,都是哭,这个就更不能置之不理了。
更多早教育儿资讯,请关注“小评果快乐育儿”。
分享一个宝宝学习汉字的经验。待宝宝三四岁时,父母可以用手机下载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来教宝宝认字。宝宝本身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所以用手机软件教,他不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且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弄清楚孩子哭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比如刚出生三个月不到的孩子,他们的哭声可能表达的是尿尿了,想喝奶了等等最本质的需求,如果是孩子最本质的需求,而她在很小无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积极的回应,让他的全能自恋感得以满足,如果不回应她,孩子便会对周围环境甚至恐惧,而这种恐惧带来的嫌疑是对今后成人以后的安全感就有很大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的西方,曾有一段时间倡导给孩子机械的喂养时间,而不听孩子的哭声,这个到底怎么样?可以通过一个科学实验得以证明,也就是说把猴子分为不同的测试组,一个是在冰冷的铁栏里给他奶喝和在一个温柔的布做的猴子妈妈那里,小猴子宁愿选择不做温柔的猴子妈妈那里,也不呆在有奶喝的铁笼子里,从这里也可以发现灵长类哺乳动物对关心和爱的需求。
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会形成自己的心智,然后他的哭声里边我们要辨别这个哭是真哭还是假哭,是真正的需要还是哭声,希望多得大人的关心或者满足自己的小心愿,这个呢需要家长仔细观察,而这里面也涉及到对孩子的九型人格的分辨,比如说九型人格中有新区老区,合富曲儿脑区的孩子,往往他的哭声更多的是观察大人的弱点,然后通过哭声去满足自己想满足的事情,这里边的学问还是蛮多的,如果想仔细的研究推荐,看有关九型人格方面的知识系统的学习,对症下药当时正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陪在旁边让孩子先哭一下,发泄一下情绪。之后可以哄,但得坚持原则。一般孩子发泄完情绪就会愿意听大人的道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庭教育高级讲师,近二十年一线教育经验,市级骨干教师为你解答有关孩子哭该不该理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哭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的哭,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哭的原因,根据孩子的脾性分辨孩子哭的原因,是因为生理性哭还是心理性哭!
生理性哭是指孩子饿了,尿了,冷了,热了,痛了,病了,不舒服了等和孩子身体健康相关联的哭,对于这一类哭泣,家长应该快速回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的心理性哭泣我认为分为两类:
一是为了获得关注!孩子是最渴望获得关注的群体,有些孩子会表现为喜欢哭,因为一哭就有家人朋友关注了,获得心理满足感!
二是为了争取权力,获得操纵成人的权力!孩子都是操纵成人的高手!有的孩子会通过哭泣来试探成人的底线,达到自己的要求!如那些在商店门口号淘大哭要买零食或玩具的孩子就是此类!
对于心理性的哭泣,如果第一类,孩子经常哭泣并没有什么事情,那家长就应该反思,生活中,家长是不是对孩子太过忽略了!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明白你随时都爱着他,可看看绘本《魔法亲亲》
第二类的哭泣,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原则,然后和善而坚定地执行!千万不能一哭就妥协,这样孩子就会越哭越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