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
乡愿,孔子,的人为什么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孔子看来“乡愿”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坏的,故曾经说过“乡愿,德之贼也。”将”乡愿“判定为对德危害最严重的”贼“。但是孔子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孔子这句话理解的难点在于何为“乡愿”,朱熹夫子的注释为“乡原,乡人之愿者也”,钱穆先生的注释为“一乡皆称其谨愿,故称乡原”。意思差不多,就是一乡之人皆称其谨愿、老实,是一个善人,这种人其实就是乡愿。为什么这种人反而被称之为“德之贼”呢,《孟子.尽心篇》中记载了孟子对乡愿的解释,“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这种人你想批评他,但是也举不出他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例子,哪怕是想讽刺他都找不到他的缺点。这种人同流于世间的污秽和流俗,表面看起来很忠信,行为处事也很廉洁。众人对其所作所为往往交口称赞,他本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质却与尧舜之道相去甚远。故称其为德之贼也。之所以用贼这个字,非已所有而欲占为已有之心,何其相似。
不论是用伪君子还是好好先生解释乡愿都不能完全概括其本质,个人感觉就用乡愿两字就可以了。故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乡愿,沽名钓誉乱德之贼人也。”从历代学者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从儒家思想的角度考虑,对待事物,并不是没有原则认可就是值得赞同的,也许有些人对于身边的事物,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没有原则的称赞,这种人也许会得到所有人的赞扬,但是在孔子看来,这种人反而是社会风气败坏的最主要根源。原因就是:没有对错之判断,会最大可能的鼓励错误的延续。
在孔子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称赞的就是对的、就是好的,《论语.子路篇》中子贡曾问过类似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也就是说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这才是仁者应该有的情况。孔子所推崇的仁者,应该“能好人,能恶人”,有仁德的人能没有私心,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问题,判定好恶,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原则性不会随意改变,那怕仁者很难见到,退而求其次,孔子的选择则是狂狷之士,在孔子看来“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都是志向明确、并能坚守持定之士。这就是与“乡愿”最本质的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愿,不讲原则,自然不入孔子法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没有仁,也就没办法谈礼。所以他在《论语·八佾》篇:"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呢?在《论语·颜渊》篇中,樊迟问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爱护人,孔子重视人的性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乡愿"之人也属于人的行列,为什么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呢?
一、"乡愿"的含义
"乡愿"出自《论语·阳货》篇: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意思是说孔子认为,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文中对"乡愿"一词的解释言简意赅。但我们可以认为"乡愿"一词是指虚伪的人,即伪君子,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善于逢迎,没有真正的是非观念,是道德败坏的小人。
《论语集注》中说道:"乡原",乡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 《孟子·尽心下》中,万章问孟子什么样的人是乡愿之人?孟子对此作出了深刻的揭露:"阉然媚于世者也,是乡原也"("原"同"愿")。"阉然",即阉割。动物被阉割后,生殖机能消失,副性器官及副性特征显著异常,明显温顺驯服。此处的"阉割"应该指的是放弃人的本性。"媚于世",是谄媚、取悦讨好世俗的人。"阉然媚于世也者",就是外表上是好好先生,实际是极力讨好有权势的人,这就叫做"乡愿"。
《说文·人部》:"傆,黠也。一乡中傆黠之人"。
按现代汉语解释:"乡愿",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是欺世盗名的人。
2、 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乡愿"之人的原因
1. 认为"乡愿"之人乱德
汉徐干《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不人之罪,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德"在论语中出现了48次,尽管他并没有对德做进一步的阐释,但可以看出孔子是重视德的。
《论语·季氏》篇中说道:"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意思是"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了之后,谁也不觉得他有什么好行为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那就是这个意思吧"。从这个章节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主张一个人要有德,具体来说是指崇高的品质、气节,而不与他地位的高低。而"乡愿"之人,这类人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道德,百姓会厌弃他们,同时他们对社会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此外,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体现孔子的民主思想并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乡愿"之人没有是非观念,不敢表达看法,唯唯诺诺就是对公平原则的损害,也就是道德的敌人。
明代李贽《与耿司寇告别》:"若夫贼德之乡愿,则虽过门不欲其入室,盖拒绝之深矣,而肯遽以人类视之哉!",表明了自己对"乡愿"之人的拒绝
2、 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动荡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周王室已无法恢复权利和威信。《论语·八佾》中谈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做一佾,按照礼制,天子用八佾,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应该用四佾,却用了八佾,是违背礼制的,也是不道德的。所以,孔子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的存在,于是就对"乡愿"之人极其厌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