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皆得最后却抱憾而终?
刘备,卧龙,凤雏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皆得最后却抱憾而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羽死于非命,罪在东吴吕蒙,刘备不顾吴蜀联盟之大计,不顾诸葛孔明的规劝与反对,毅然决然地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为二弟雪耻报仇。
刘备此举意气用事,没有战略目光,结果被对手火烧连营七百里,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留在了白帝城。蜀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这对统一天下造成的损失,是无可估量太为惨重!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战争中出现失误。
夷陵之战是公元221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公元228年,前后时间差满打满算7年。真正的休养生息不过五年时间,蜀国的财力、人力、物力刚见起色,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条件,还不是成熟时期,诸葛亮显然是操之过急。
战争首先打的是钱,财力雄厚是基础,物力即粮草先行,军中粮草是稳定军心的首要条件,再者是人力资源问题,人力是战争的根本。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国应该是强弩之末!
军事上的四大失误!荆州的失守,任用关羽是错误的选择。关羽气傲自大,印证了骄兵必败的真理!
街亭之战,马谡是纸上谈兵之将,街亭的失守,使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才上演了一场空城计。
三,诸葛亮北伐时缺少顶级战将,像关平、魏延、马岱、廖化等后起之秀,在战场上与曹丕对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四,当时川府之国的经济并不繁荣,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对外贸易非常有限,主要问题是进川之路很是不尽人意。如李白所说那样,难于上青天。
西蜀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各方土豪势力多如牛毛,在赋税征收的问题上,存在许多矛盾,很难达到官府预定的目标。南方的孟获部落,时常对西蜀发起冲突,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小结:刘备虽然有卧龙凤雏的鼎力支持,但蜀国在三国鼎立中,属于最弱的一国。
对阵东吴好比幼儿打少年,与曹魏抗争,如幼儿和青年打架,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别。
刘备之所以没能统一天下,原因是诸多的,可那种不服输的英雄之气,还是令人致敬赞叹不已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历史中刘备拥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三国演义》中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曾同时拥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呢?
刘备不能统一天下,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刘备的蜀汉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这一点,诸葛亮心知肚明。
诸葛亮曾经说过:“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意思说,不北伐,蜀汉最终还是要灭亡,与其这样,不如冒险北伐。
如此这样,即使刘备同时拥有卧龙、凤雏也不能统一天下。
况且,刘备也没有很好发挥卧龙、凤雏二人的智慧,由此,就更不可能统一天下了!
下面山野老人从刘备、卧龙、凤雏等三人的角度、从三个方面简单说说刘备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
一,进军益州,凤雏失望。
在卧龙辅佐下,刘备获得了荆州,之后又来了凤雏与黄忠这两个文臣武将。
在凤雏的劝谏下,刘备带着凤雏、黄忠、魏延等人进军益州。
进入益州,凤雏劝谏刘备说:“应该趁与刘章在涪陵见面的时候,绑架刘璋,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益州。”
刘备以初到益州,还没有人缘,没有信义为由,否定了凤雏的建议。
之后,凤雏为刘备又提出了上中下三种建议。
上策:选精兵袭击成都,可一举占领益州。
中策:找借口拘捕刘璋的主要将领。
下策:退回荆州,从长计议。
刘备选择了中策。
凤雏从这两次的建议中,看懂了刘备的心思与能力。
刘备的优柔寡断,让凤雏很失望。
后来取得一些胜利后,刘备请凤雏喝酒。
刘备兴致很好,对凤雏说:“我们两人今日饮酒庆功,是多么快乐啊!”
凤雏讥笑说:“占领人家的土地,而以此为乐,这不是仁者所为。”
话外之音,就是说我当初建议你绑架刘璋,你不是以初入益州,没有建立恩惠、信义为理由拒绝了吗?
现在占领人家土地,喝酒庆祝,这哪里又有什么仁义呢?
刘备听了很恼怒,斥责凤雏说:“你给我出去!”
不久,凤雏在进攻雒县的时候被冷箭击中身亡。
二,得了汉中,卧龙失落。
凤雏死后,刘备让留守荆州的卧龙带着张飞、赵云等驰援益州,后又有马超来投奔刘备。
由此刘备占领了益州。
刘备占领益州后,在法正辅佐下占领了汉中。
占领汉中之后,刘备重用法正,让卧龙很失落。
有了法正,刘备对卧龙也不是原来的言听计从了。
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卧龙曾提醒刘备说,关羽没有见过黄忠的本事,对黄忠封后将军肯定有想法。
刘备立即否定说:“关羽那里的事情我会处理!”
当初,刘备要以失职罪处死蒋琬的时候,卧龙建议刘备刀下留人,刘备毫不犹豫得采纳了卧龙的建议。
两下对比,这让卧龙更加失落。
卧龙的失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正得志,为所欲为,让很多官员不满。
有人建议卧龙应该管管法正的嚣张行为,卧龙委婉拒绝了。
第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遭遇到曹魏与东吴的夹击,卧龙不闻不问。
第三,关羽身亡,刘备要替关羽报仇,卧龙反而建议刘备称帝。
这三件事情,都可以看做卧龙失落的消极表现。
如果卧龙积极面对这三件事情,就可以抑制法正的为所欲为,让蜀汉官员更有凝聚力;就可以避免襄樊之战的惨败;就可以让刘备冷静地对待称帝这件事情。
三,丢了荆州,刘备失智。
丢了荆州,死了关羽,接着张飞也因此而亡,这让刘备失去了理智,之后是不顾一切的东征。
对于刘备东征,卧龙也是冷眼旁观,这让刘备更加浮躁,由此促成刘备不顾一切地东征。
之后,马良带着刘备沿着山边安营扎寨的图本来见卧龙。
卧龙立即意识到刘备有灭顶之灾。
明知刘备有灭顶之灾,卧龙却不能及时与马良一道前去刘备军营采取补救措施。
最后,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惨败而归,白帝城托孤后撒手而去。
综上所述,卧龙、凤雏即使有统一天下的天大本事,刘备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心悦诚服地采纳他们二人的主张,也是枉然!
上一篇:为什么一些人喜欢自驾北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