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所谓的心灵感应、一见钟情,是不是量子纠缠效应呢?
量子,感应,粒子所谓的心灵感应、一见钟情,是不是量子纠缠效应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谓的心灵感应、一见钟情,是不是量子纠缠效应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心灵感应、一见钟情,是不是量子纠缠效应呢?心灵感应与一见钟情,与其说是量子纠缠效应,不如说是前世因为某种的善缘善举所结下的今生喜欢的缘分。世界上,无缘不聚头,缘来则聚,缘尽则散。佛家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就是有一天,佛陀带着一些弟子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大家口渴了,佛陀让阿难去五里地之外的一个村庄打水。阿难提着一个水桶就去了。到了那个村庄唯一的一眼水井旁,看到一位老太太在井边洗衣服,就请求老太太允许自己从井里打一桶水上来。这位老太太见了阿难,就莫名其妙地心生厌恶之心,当然不允许阿难打水了,把阿难赶跑了。阿难无奈就提着空桶回到佛陀那里。佛陀接着让舍利弗去那个村庄打水。这次结果大相径庭。那位老太太一见到舍利弗,就非常高兴,不仅允许舍利弗从井里打水,而且,还主动从家里拿了一些好吃的,让舍利弗带回去。舍利弗回到佛陀那里。众人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佛陀就给大家讲了有一世阿难和舍利弗与这位老太太所结下的缘分。
原来,有一世的时候,老太太是只老鼠,死在了路边上。阿难是个商人,看到老鼠腐烂了,就生起了嫌恶之心,从老鼠身边绕过去了。而舍利弗是个读书人,看到老鼠身体腐烂了,顿生怜悯之心,将老鼠弄到一个地方,挖坑掩埋了。因为这个缘故,老太太这一生遇到了两个人,就产生了对这两个人莫名其妙的喜欢和厌恶。由此可见,此生的一见钟情和心灵感应,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某一世所结下的善缘和好缘而已。同样地,我们也能看到,有些人彼此一见面就内心很讨厌的,这也是同样的缘故。
因此,珍惜彼此的缘分,珍惜生命,珍藏美好,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培养自己的大悲心,同体大悲心,那么就会遇到更多更好的缘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量子纠缠的概念已经被玩坏,被网友们持续冠名各种事物上面。比如量子水、量子针灸、量子诊断、量子裤头等等,还有心灵感应、一见钟情等等有关意识的问题。但其实量子纠缠和这些个东西和概念,没有任何联系。
心灵感应属于一种类似于预言、第六感的意识特殊活动,它能够对未知的事物有一个超越距离、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大致判断。虽然心灵感应很神奇,类似于超自然现象,但科学关于心灵感应存在的问题,还充满争议。至于说其和量子纠缠的关系,只能说二者都具有超距般的作用形式,但仍存在本质差异,即量子纠缠不能够传递信息,不能满足心灵感应的信息需求。
至于一见钟情,完全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更和量子纠缠毫无关系。我们只需要记住,但凡和意识相关的东西都和量子纠缠没关系,因为量子纠缠是物理现象,无法传递信息供意识用。
所以,我们真的和量子纠缠没有半毛钱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泪痣和苦情痣的心灵感应特别准,即使分手了他只要一难过,一想念,一心痛,我不管在干什么,也会突然有这些感觉,就像双胞胎之间的感应一样。也许这是来自前世的缘分,深爱的眷恋,才有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好相反,量子纠缠效应是因为量子之间的心灵感应或一见钟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好相反,量子纠缠效应是因为量子之间的心灵感应或一见钟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扯!
量子纠错效应是啥效应。应该是现在常见的“量子纠缠”吧。那,量子纠缠,咱们先看一下一些词条给出的解释:
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
这个描述我就不赞同,虽然我不是搞物理学的,但是有些道理是跨学科的,不是单独独立的。从哲学角度讲,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说法自相矛盾的。问题在于,明明说着,“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这是给出的清清楚楚的前提,这本就是量变质变,运动发展,化学上,两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化学反应也会生成另一种特性的物质或别的几种特性物质,这本就是常理。而下面的描述竟然又这样说“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这是矛盾的,本来粒子就不是静止的,相互作用的粒子在运动中有所质变,原来的粒子本就改变形态或质变为新特性的物质存在等,又何以说,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此举多余,前提为因又自证前提为果,自相矛盾。另外,从辩证唯物哲学角度而言,脱离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没有整体的部分在物质世界也不存在。
上一篇:现在圣诞节在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