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吕布被称为“三家姓奴”,可是刘备十次易主为何没骂名?
刘备,吕布,公孙吕布被称为“三家姓奴”,可是刘备十次易主为何没骂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来分析吕布的“三姓家奴”是怎么来的,首先是丁原,丁原见吕布非常勇猛,遂收为义子,这是他第一任义父。在入洛阳后被董卓收买,杀死了自己的第一任义父丁原,认了董卓为义父。
但是原丁原手下的兵跟董卓的西凉军矛盾是很大的,吕布和董卓之间的间隙也日渐加深,在一次吕布和董卓的婢女偷情的时候被董卓发现,两人矛盾彻底爆发(这里说明下,貂蝉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实际偷情的是一个婢女)
遂在王允的利诱之下杀死了他的第二任义父董卓,《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说吕布的,“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吕布卖主求荣是真实的,正是他的反复无常,在投降曹操后,直接被曹操杀掉了,没有接受他的投降。
对于刘备十次易主却颇有忠义之名怎么说呢?因为刘备一直以汉臣自比,依附于别人的时候也都属于汉臣,顶多就是领兵在各个诸侯下面当个将军,就是客将的意思,也沒有认义父,当然刘备当时年龄也没人会认这个儿子吧,也没有弑主。
而且和吕布相比,刘备要低调得多,不管在谁的帐下办事,都是慎言慎行,审时度势,并且大家发现没有,刘备的每一次易主,都是占据了大义的,就算是当时叛出曹操,也是奉天子之命(衣带诏)征讨曹操,叛出曹操乃也理所应当、顺理成章的事儿。
因此不仅没人斥责他,反倒还会赞美刘备忠肝义胆。加上三国刘备待人厚道忠义,知人善任,颇有汉高祖之风。正由于三国刘备那样的性情,他的名声是非常好的。
唯一一次不怎么好的名声,就是入住西川,但是他和刘璋也不是君和臣的关系,只是帮个忙,所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因为在三国那个时代尔虞我诈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而吕布则是一个唯利是图变化无常的小人儿,自然会背负千古骂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是加盟抱大腿,又不是单纯投靠当手下,性质不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吕布呢?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很明显,两个人的为人完全不一致,就算很多人说刘备假仁假义,但人家颠沛流离,还是那么多人跟着他,德行方面确实很好。刘备换主,要么是被曹操打败了,要么是离开了,对比吕布,直接杀了自己的主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刘备没有骂名了,超级伪君子说的就是他,刘备只是伪装得好,等着人发现的时候都是把刘备给骂惨了。比如,吕布临死前就大骂刘备大耳儿;刘备称帝的时候汉献帝就对着刘备称帝的方向连续三声冷笑。
在背主这方面,刘备对比吕布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相对于吕布的直接捅死刘备做得比较隐晦一点,比如刘备杀刘琦,刘备为了夺取刘琦的兵权,把刘琦软禁起来,派了十几二十个美女,每天轮流灌酒刘琦,然后还在酒里放了砒霜,让刘琦慢性中毒而死。刘备于公元208年投靠刘琦,刘琦死于公元209年。在这件事上面东吴有密探探知的,所以东吴一直向刘备讨要荆州,不然就要公诸于世,这也是刘备对东吴气短的主因。当然,吕蒙夺取荆州后就把这件事公诸于世,并直接导致关羽军大量投降,因为不耻。
再说刘备计夺刘璋西川。当时刘璋是把刘备奉为兄长,邀请他入川共同执掌西川军政大事。但是呢,刘备在四川三年时间不断结交豪强,收买刘璋部下,并且在羽翼丰满的时候反叛进攻刘璋,在允诺优待刘璋的情况下刘璋投降,但是刘备转手把他发配到荆州让关羽把他软禁看管起来,并用害死刘琦的方法毒死刘璋。
至于说三国演义把刘备吹上天那只能说作者三观不正,因为个人的喜好过分吹捧刘备,连刘备放个屁都能捧成是香的,比如刘安杀妻招待刘备都成跟刘备仁德扯上关系,从这刘备吃人肉吃的大笑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个好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是个祸水一样的人物,跟谁混,谁倒霉,而且刘备也不是没人骂,刘备想投孙权的时候,整个江东都在骂刘备,说他实力差,人品次,主公可千万不要跟他玩啊!而吕布是内蒙古包头人,当时远离中原的教化,不懂得封建的那套规矩,所以做起坏事来更直接,也就更容易被当时的仕族唾弃。而刘备虽然也很自私,总是寄人篱下还想着夺人家业,但他总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从道德上站着制高点,而且本身交际能力比较强,又懂得尊重名人,所以在舆论上,刘备明显强于吕布。还有一点就是同样是背叛老东家,吕布两次都是直接杀死老板,一次还抢了老板的地盘,影响过于恶劣
上一篇:每天都干着没有前途的工作,却为了生活还得坚持着,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