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雍正在隆科多宣读完遗诏后,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
雍正,阿哥,康熙《雍正王朝》中,雍正在隆科多宣读完遗诏后,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次,雍正在想着如何处理两件事,一件是国事,一件事家事。
国事,自然就是如何让政权平稳过度。最为关键是的这些兄弟们要如何安置,特别是对于八阿哥以及十四阿哥,相比之下,八阿哥就在京中姑且可以先行拉拢,如何解决远在西北,坐拥十万大军的十四阿哥,则成为了保证继位之后政权稳定的重中之重。
家事,自然就是他的家人以及家中的邬思道。雍正同时也在考虑如何面对现在的邬思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邬思道,特别是此时十三爷已经被放来出来,不能不考虑十三爷的感受。
最后,便是反复告诫自己,要压制自己的喜悦,表现出自己的人君气度。
雍正此时的内心虽然非常兴奋与喜悦,但是康熙尸骨未寒,此时雍正要在自己的兄弟和康熙的就臣面前表现出作为康熙的孝子的悲伤,以及作为圣人的谦逊,这些都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因为从此刻起,雍正就是以一国之主的身份面对自己的兄弟和大臣,因而必须有人君的气度和魄力,而不能为人所言论。
在隆科多宣读遗诏后,众皇子跪拜新君,三阿哥先跪下,随后十三爷带着其他兄弟也跪下来叩拜雍正,而八爷、九爷、十爷在此情况下,也被迫承认了夺嫡的失败,跪拜雍正,至此“九子夺嫡”的大戏算是圆满谢幕,而雍正也最终从这场嫡位争夺胜出,成功登基皇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认为,在分析雍正即位的这一夜雍正本人的心理,需要借助之前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邬思道在康熙驾崩前对雍正的一番分析。
胤禛说:“皇阿玛心里已经默定了十四弟当他的继位人。”
邬思道问:“何以见得?”
胤禛说:“十四弟送的寿礼,匣子里头竟然装着一只死鹰,但却皇上却一声不吭,连查都不查。却把我和张廷玉、马齐降级的降级,撤差的撤差,这分明就是在给老十四登基扫平障碍啊!”
邬思道却说:“四爷啊四爷,您就是为这些而灰心丧气吗?看来您真该好好参详一下皇上的帝王心术了。皇上这是在准备后事,凡黜落的官员都是能干吏员,皇上为免除他们陷入阿哥党争,也为了便于日后新皇起用他们而故意打压。皇上这一计虽苦,却也算是菩萨心肠呐!”
邬先生继续道:“最关键的是皇上心中默定的继位人究竟是谁?如果是八爷或者是十四爷,出了送死鹰的事,岂有不查之理。但皇上不查就说明继位人既不是八爷也不是十四爷,因为如果彻查拥兵在外的十四爷,则正好给了他一个清君侧的口实,立刻就会天下大乱呐;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送的,八爷叫起撞天屈,九爷、十爷再推波助澜,到时候皇上想善终都难上加难呐。”
此时雍正如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啊!他既要乱,我就要稳。”
好了,明白了吧,到这个时候,康熙已经认定了将皇位传给老四,并且将各方都平衡的当了。待到康熙驾崩当晚,释放十三弟允祥,再让允祥当场斩杀老八的心腹,可以说,一切如砍瓜切菜,胜券在握。虽然如电视剧演那样,老八老九老十在康熙驾崩前对口述遗照诸多质疑,但是从前期安排,以及康熙只让雍正一个人在跟前听口谕,雍正心里只有一个字“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形势紧迫,情形不明。所以说隆科多也是等到十三爷来了之后才捧出遗诏宣读的。要说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的话,我觉得应该首先是对大局已定之后自己在传位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圆满完成任务的如释重负,接下来就是对他六叔佟国维布局押宝的佩服,剩下的应该就是对自己以及家族未来发展的设想。
四爷成功继位,隆科多也成功成为新帝雍正的心腹大臣,他和佟国维也完成了家族权利交接,成为家族新一代代言人,我想此时他应该对佟国维是很佩服的。作为新帝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是助雍正登基的心腹,很明显他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紧接着便是成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各种头衔以及这些头衔带给他的权利,他成功了,他已经不是那个因为生计连御赐的宝物都要卖的隆科多了,他已经是隆中堂了!如果不是后来膨胀和八爷搞到了一起,相信他的成就也应该是很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尘埃落定,又要步步小心,因为自己的对手一直都在,接下来面对的才是真正的凶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欧巴,我即位后一定好好培养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