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中,德国纳粹隆美尔为什么会被希特勒处死?
希特勒,隆美尔,德国二战中,德国纳粹隆美尔为什么会被希特勒处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隆美尔的大部分军事生涯中,与希特勒的私交都很不错。注意是私交,在军队众多的事务中又与希特勒有直接冲突。希特勒对这位爱将也是既喜欢,也怨恨。隆美尔是个正直的军人,不喜欢政治家那套,还反对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这些因素导致后期希特勒和隆美尔的分道扬镳,缝隙难以缝合。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发生了一起刺杀希特勒事件。这起事件波及范围非常的广,德国政界和军界大批人士被逮捕,也包括已经是元帅的隆美尔。事实上,隆美尔是否参与刺杀希特勒争论很大。笔者认为,隆美尔不会参与刺杀希特勒,因为隆美尔元帅是个纯粹的军人。当盖世太保通过审讯得知隆美尔也参与刺杀事件,希特勒并不敢相信,他不相信自己的爱将,会毫不留情的背叛。
希特勒当即命令希姆莱彻查此事,务必给出刺杀事件准确的结果。希特勒无心之举间接将隆美尔送入死亡之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很快就将隆美尔任命为警卫部队负责人,负责其安全和保卫工作。隆美尔在担任希特勒警卫官的时候,曾经由于多项事务得罪过希姆莱。希特勒给予希姆莱调查权限,正好给予希姆莱除掉隆美尔的机会。很快希姆莱就收集整理好证据,确定无误隆美尔参与了刺杀事件。并且希姆莱还添油加醋,阐述隆美尔其它的罪责。最后,希特勒下定决心自断一臂,除掉了“沙漠之狐”隆美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隆美尔是二战时期的德国名将,他因为得到希特勒的赏识而平步青云,也因为希特勒的猜忌最终丢掉了性命。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隆美尔只是德国陆军的一名普通军官,一次偶然的机会,希特勒看到了隆美尔写的《步兵攻击》一书,爱才的希特勒将隆美尔提拔为卫队长,后来又让他担任了第七装甲师的师长。在德国闪击法国的作战中,第七装甲师俘虏了近十万名法国士兵,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隆美尔也从此一战成名。
希特勒攻占法国之后,意大利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凭借优势兵力发动了北非战役。结果意大利的军队在北非一触即溃,德国为了帮助盟友改变战局,组建了一个专门的非洲军,隆美尔被派遣到非洲军做军长。
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强,在他到达北非战场之后,北非战场英军长驱直入的局势很快便被控制住。隆美尔依靠着数量较少的军队,同优势的英国军队斗智斗勇,因此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美称。
隆美尔是一个职业军人,他不支持纳粹的屠杀政策,虽然希特勒是隆美尔的伯乐,但是隆美尔并不是希特勒的嫡系。在北非战场后期,隆美尔被蒙哥马利击败,随即被希特勒调离了北非,前往西欧负责大西洋防线的修筑。
隆美尔回到欧洲的时候,德国在战场上已经出现了颓势,苏德战场的德军节节败退,美英也蠢蠢欲动准备进行登陆作战。德国内部的一些军官反对战争,想要通过政变推翻希特勒提前结束战争。
这一时期希特勒的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很多名将都被希特勒罢免,隆美尔不是希特勒的嫡系,也遭到了希特勒的猜忌。在1944年7月,反对希特勒的军官策划了一场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他们将一个装有定时炸弹的皮包放到了距离希特勒两米的地方,想要在希特勒开会的时候炸死希特勒。
然而在希特勒开会的时候,一个军官认为皮包碍事,将皮包放到了较远的地方。正是因为这名军官的一个小动作,希特勒才得以在爆炸中活了下来。
希特勒遇刺之后开始清理德军中的反对势力,7千多人被盖世太保抓住,其中有4千多人被处死,这些人大多都是被冤枉的。隆美尔的一些亲信也受到了清洗,为了救回自己的亲信,隆美尔亲自找到希特勒要人,希特勒因此怀疑隆美尔参与了叛乱。
其实在希特勒遇刺之前,隆美尔已经在视察前线的时候被美军飞机袭击受伤,希特勒遇刺的时候,隆美尔还在医院里面养伤,根本不可能参与叛乱。
然而多疑的希特勒没有放过隆美尔,在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给隆美尔送了毒药。希特勒给了隆美尔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自杀谢罪,德国政府将隐瞒他参与叛乱的事情,同时给与他家人补贴。
第二个选择是被法庭处死,这样隆美尔将会成为叛国贼,家人也会受到牵连,隆美尔选择了服毒自尽。在隆美尔服毒自尽之后,德军在欧洲的战事更加的紧张,最终在隆美尔自杀7个月后投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将领中,能做到被敌我双方认可且死后受人尊重的,唯有“沙漠之狐”隆美尔一人。
1891年11月15日隆美尔出生在德国一个教师家庭当中,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教师,所以隆美尔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鲜为人知的是隆美尔其实本想做一个盛世当中的工程师,但最终迫于现实,隆美尔根据父亲的意思放弃了成为工程师的机会,转头便参加到了皇家陆军学院当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作为一战中的主战国自然是全民皆兵,于是年仅二十三岁的隆美尔就这样被送到了战场之上,就连隆美尔也没想到战场竟是他的主场,一位传奇军官就此诞生。
不滥杀无辜
当我们想到二战时期的德国军人,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残暴、滥杀的身影,这并不是我们的偏见,而是他们确实犯下如此暴行。
但作为德国军官的隆美尔却跟这一切格格不入,虽然身为军官但几乎没有徒增杀孽,这也是隆美尔为何没有跟其他军官一样臭名昭著的原因。
跟其他人一样,隆美尔也希望被人夸奖自己,在军队中他也最喜欢听“隆美尔必胜”的口号,但他却将战争和个人恩怨完美分开。
二战时期德国士兵有两种编制,一种是隶属于国防部的国防军,另一种则是由希特勒建立的党卫军,虽然都是德军但其中区别天差地别。
听命于希特勒的这支党卫军唯一的信仰便是他们的统领,因此在战争中党卫军大多臭名昭著,他们眼中没有底线也没有其他。
而隆美尔所带领的国防军则与之恰恰相反,在隆美尔眼中战争是战争,而非是大统领希特勒一人的意志,所以隆美尔多次反对希特勒的屠杀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