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己都安慰不了往往却在安慰别人,这种人是怎样的心理?
自己的,的人,旁观者清自己都安慰不了往往却在安慰别人,这种人是怎样的心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己都安慰不了往往却在安慰别人,这种人是怎样的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就是旁观者清。能找到安慰别人的重点和语言。安慰不了自己,是自己爱钻牛角尖。自己不知从不愉快中走出来。这是人的一种通病。也有少部分人遇事能自我调制情系。包括喜怒哀乐。这类人是了不起之人,是大智慧!也是人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事情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上。有过硬的能量。往往在危机时能协调好事情 这在平时内心储存了社会上学到的经验和阅历。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自身生。平时还是对自己不设防。经历的事情多了。一切如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几个词,我想它们能够很好的解释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不按次序分轻重):
好为人师
每个人都有一颗为人师的心,就像年长者看到年轻者,总会教育一番,冠其名曰:经验之谈。
安慰,体现了一种说服,是安慰者将自己的知识观点,传输给被安慰者,而试图达到说服的目的,从而改善被安慰者的心理状态。
旁观者清
安慰不了自己,却安慰别人,是因为那种痛不在自己身上,自己并没有切身体会。
所谓旁观者清,安慰者能够将这种痛最小化,加以言语的润色,传达给被安慰者。
其实很多时候,确实是被安慰者将这种痛过于放大,所以这时候很需要一个安慰自己的人。
存在感
看到别人伤心难过,会产生同情心理,这种情况下,被安慰者是弱者的一方,而相对而言安慰者就是强者的一方。
无论自己伤心难过时有多么的弱,起码现在是强者一方,这份存在感,无论如何也不能舍弃。
安慰了对方,这份同情心有了存在感,自己也同样有了存在感。
医者不自医
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涵盖了很多层的意思,包括上面的三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附上此语出处:
明·李梦阳《梅山先生墓志铭》:“孙时有绵疾,吾医之立愈。谚曰:‘医不自医。’诚自医之,黄岐扁佗至今何可也。”
元·施惠《幽闺记》:“犯了些腰头病,你何不自医?自古道:卢医不自医。”
茫茫人海的相识,小编期待你的关注、评论和点赞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给别人做心理疏解的时候,有时候也等于在开解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慰自己无效,却安慰别人有效。说明自己还没有真相信自己的安慰。或者只是照搬一些理论。
愿意安慰别人是有同情心。但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或者觉得自己是老师,觉得自己很优秀,展示自己的优秀。
其实个人觉得,永远把自己当学生,不责备自己的无知,什么心理问题都好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慰自己,谈何容易。
很多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说的都是真理,但是,真正到自己的身上,却行不通了,包括我自己。我自己总把自己当成情感或者心理专家,给朋友讲很多很多道理,但是我对与于我的男朋友,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觉得这种心理很难描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印度的军工真的不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