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该如何学习音乐?
音乐,共鸣,我的该如何学习音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音乐已经塞满了我们的耳朵,有人会完全不喜欢听音乐吗?我觉得不会。但我发现,愿意去学习、探究和玩音乐的人并不多,无非是这几个理由:“我虽然不懂,但欣赏音乐也是一种乐趣啊”、“我小时候没机会,现在工作(学习)很忙,没时间学的”、“那是你们文青玩的东西,我这种普通青年就算了吧”看看哪条躺枪~
我们来看第一条理由,看似有理但其实不然。同样是听一段音乐,假如用信息量来衡量,没有学过的人只能凭天生的感知获取到最浅显的10%的信息量,而学过音乐就能获取比这多得多了,所以从中得到的乐趣也会是天壤之别,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满足呢?第二条就不说了,雷锋叔叔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很多没有营养的娱乐方式占用了我们大部分业余时间。第三条说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文青”在现在不是一个好词了,说白了就是高冷不接地气性格怪癖不好相处,是被社会孤立的一个群体,没有人交流的滋味儿可不好受,所以不要把我们排除在大家之外。音乐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属,我们尝试与外星人交流尚且可以使用音乐,还有什么神奇的生物不能呢~
上帝赐给我们灵巧的双手、敏锐的耳朵、动听的嗓音、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等宝贵的财富并不只是让我们用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更是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所以音乐才应运而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打开我们的听力,更敏锐地辨别声音,并从音乐中获取到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多的乐趣;学习声乐和乐器能让我们体会到灵活控制自己身体的奇妙感觉,尤其是横膈膜和手指,而且被自己发出的声音感动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更进一步的改编和创造音乐的快乐就更不用说了,谁不会为自己的作品而激动万分呢?
当然,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的。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与音乐20年来亲密接触的经历和感悟。
我的音乐启蒙是非常早的,可能和有记忆的时间差不多,只有四周岁半。当时爸爸的一个朋友认识一个蛮认真的电子琴老师,推荐让我去学学试试,我就带着儿童的好奇心去学了,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生规划。记得上第一节课前老师用手掌拍了一个节奏让我模仿,可能是看看我的音乐感觉怎么样。我拍成什么样子是不记得了,但就是那一段简单的节奏,让我知道除了眼睛能看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用耳朵听的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在那个年代,音乐培训机构少之又少,不像现在这样琴行遍地开花,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没什么花样,就是单一的传统式教学,从基本功开始练,之后尝试考级,弹的也是技术类曲目,家里家长也会催促练习,甚至很严厉的管教。所以说,在学琴初期,我并没有很快乐地享受音乐。这个情况在现在有很大的改善,培训机构因为竞争激烈,越来越注重兴趣的培养和人性化教学了,面向成人和儿童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家可以放心。
我在这种严格的启蒙训练中,有了几个非常明显的收获。一个是练成了一双非常柔软灵活的手,可以很轻松地控制每一个手指的活动,尤其左手比一般人要灵活许多。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就是从音乐中获得的满足感,其一来自于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其二也是出于儿童和成人都有的一点虚荣心,毕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成为极少数会弹琴的人还是非常受人羡慕的。
第三也是最显著的是对听力的训练。最早练成的技能是听到一段音乐在脑海里立马可以翻译成各个音高的音符,并准确地唱出来,这个技能可能幼儿时期通过不断地听、弹、唱就已经拥有了。我清楚地记得在幼儿园给别的小朋友唱过谱,她问我为什么这样唱,我说就这样唱才顺啊,结果她把doremi打乱顺序随便唱了一遍,说她觉得这样也挺顺的,我就凌乱了,这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情别人并不能做到。除了能听出音高,曲子的节奏、结构、调性、风格慢慢也能听出来,但这些应该是有个阶段的。爸爸说最开始跟着节奏弹的时候,节奏放节奏的,我弹我的,但现在听到节奏,我的心跳立马就跟过去了。这项技能最主要的好处是,唱歌绝对不会跑调,而且听到的音乐我可以写出谱子,也可以弹出来。其实我对所有的声音都已经非常敏感,能听出各种口音细微的差别,也能轻松模仿一门外语的发音,这除了天赋,后天培养也是重要的因素。
熬过了学习音乐初期的艰难岁月,就可以迈向进阶阶段了。到这个时候,跟我差不多年龄开始学琴的朋友们坚持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差不多十里挑一吧,长大以后的他们都会为当初的放弃感到懊悔。只想说,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过人的毅力,当然了,在我们年幼的时期,要做好事情还需要父母的毅力。
改学钢琴一两年后才算进入进阶阶段,当时我已经是个青春期少女了,我开始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受当时大批文艺影视作品的影响,内心世界也极为丰富。在这个时期,我爱上了流行音乐,逐渐感受到了音乐神奇的魅力,它可以把我带入它所描绘的画面中去,让我成为故事的主角,久久陶醉不能自拔,不再是之前生硬枯燥的技术了。我也喜欢上了唱歌,音准是没问题的,但因为天生小嗓门,不会控制气息,唱的并不能非常打动人心,但我一直在摸索着。对于我一直学习的古典音乐,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接触到一些大师的作品,虽然还不能理解它们全部的内涵,但我能感觉到它们旋律的流畅、和声的优美、编配的绝妙,并且也喜欢它们弹起来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如果当时不是纯粹按照考级教程来学习,而是多接触一些优秀作品,并注重乐感的培养,效果会更好,这些基本是靠我成年以后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完成的。考级得到的成果是有限的,奉劝大家不要过于迷信考级。
读到这里,可能部分家长会担心学习音乐会不会影响学习,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认为,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知识点并不多,但出题千变万化,要求思维高度灵活,题海战术是不奏效的。也就是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锻炼脑力比投入时间更重要,而学习一件乐器是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脑力锻炼方式,因为十指连心嘛,十个手指的灵活运动牵动着左右脑的活跃沟通。试想,大人练琴尚且感觉到双手配合的困难,别提一个四五岁、思维简单的孩子了,练会一首曲子需要多少神经元建立联系!练琴对思维的培养加上启蒙早,让我从上学开始就觉得自己的脑力是领先于学校讲课的进度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完全不偏科,而且并没有投入比别人多的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快速写完作业以后接着练琴,然后还有必要的娱乐。后来我的高考成绩排在全省前列,考入了全国屈指可数的名校之一,并没有受学习音乐的任何响。还有,学校是一直设立音乐课的,但因为音乐课不参加升学考试,认真学习的人极少,一般只有我会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这造成音乐知识普及率非常低,不能不说是充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恶果。
上一篇:在家中养花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