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该如何学习音乐?
音乐,共鸣,我的该如何学习音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校的文娱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陆续开放了十几间琴房,我会在那练琴也会从bbs上招学生进行授课,从他们那里,我了解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钢琴曲,如久石让、克莱德曼、马克西姆等当代钢琴家的作品,逐渐积累了一些。我发现这些曲子旋律简单,编配也不复杂,但非常优美,刚练熟的时候着实享受了一番,可以说比古典乐曲“性价比”高,因为古典乐曲比较难,练起来很慢嘛。后来还找到一个咖啡厅弹琴的兼职,弹的是三角钢琴,环境也优雅,适合弹奏一些舒缓、优美的曲子,做了三个多月以后曲目量又大大扩充了,要不是咖啡厅太剥削,又恰逢找工作的季节,真的可以长期做了。
当然,流行音乐毕竟是为适应当下的快餐文化而产生的,对我水平的进步、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心态也容易浮躁。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它们不能满足我进一步的审美需求了,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又重新拿出之前不敢挑战的一些经典曲目来弹。当我真的坚持弹下来,得到的满足感是快餐文化所不能比的,毕竟经典作品是历经过时代变迁的考验。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追求经典与流行的平衡。
最近一两年,通过和更多琴友的交流,我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钢琴师和业余钢琴爱好者的区别是巨大的,我当然只能归于后者。试想十年如一日每天十小时以上专注于练琴和偶尔兴致来了弹一曲,得到的效果肯定是天差地别,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水平,还是需要跟随专业人士继续学习。
除了钢琴以外,唱歌也是我一直所钟爱的。前面提过,我天生嗓门比较小,观察大多歌手的演唱,大部分都是高亢嘹亮的,所以我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说来很神奇,在《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也认真看了,观察了大量学员的演唱后我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发现他们演唱中的能量就来自于之前一直找不到的丹田气息。我开始慢慢模仿,多加练习,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把发力点从喉咙转向了胸腔甚至腹腔,这样发出的声音也从轻细变得浑厚有力,而且不容易疲劳和破音,有一种气息通畅、自然舒适的感觉,但高音仍然有一点压迫,需要继续摸索。虽然我可能再怎么练也不会变成天生的嘹亮嗓音,在专业人士看来也有很多不足,但通过练习取得的进步还是非常显著的,进入过校级歌手大赛决赛,也得到过去省级广播台和电视台录制音乐节目的机会。
有人说,唱歌重在情感,但如何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却是需要技术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唱的很是投入,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但发出来的声音听了很不舒服,听众并不能接受他的情感。要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一切艺术形式尽管都能让自己得到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流通和共享的属性,需要得到来自多个灵魂的共鸣。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便携播放设备的盛行,听歌成本大大降低,但网络上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时,我的零碎时间就都伴随着音乐了,不仅听了大量的歌曲,并且喜欢的会反复听,这样听到的就不仅是旋律和歌词,歌手歌唱的技巧和感情、歌曲的结构、所用的编配手法等也慢慢开始熟悉,在大脑中初步构建了流行音乐的框架。有一句名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音乐中也是如此,于是,我逐渐不自觉地萌生了创作自己的音乐的念头。
在2009年,有三件事更加促成我将写歌的想法付诸实践。其一是在学校选了一门媒体设计学院的开放课程叫影视音效,该课程全面介绍了音乐创作与音效制作、录音技术的基础知识,加上自己本身比较有基础,在作曲领域就很快入了门,也学会了cubase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对我后来录音和音频处理有很大的帮助。其二是利用一个暑假出于好奇报了个吉他培训班,学了一下这个当下最为流行的乐器。吉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是成本低、容易入门,但是弹起来比较疼,也容易出茧子,所以我学会一些基本的伴奏和弦以后就没更深入的学习。后来我发现,吉他是个作曲的好帮手,弹出一系列和弦后就构建好了曲子的骨架,比钢琴更容易启发旋律的灵感。
至此,写歌的理论基础和工具都有了,当时又恰逢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我跟随全球粉丝的脚步开始回顾他生前作品,并一度陷入沉迷,因为他的歌声能超越一切障碍,作品风格多样又极富内涵,就连他的人生也很符合我儿时的梦境。在疯狂搜集和欣赏他的音乐的过程中,我对歌曲的组成元素、创作规律、题材的选择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这样在偶像的激励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动笔了。
写歌要先从琢磨别人的旋律做起,研究旋律如何发展才会顺畅悦耳,也慢慢练习听到上一句哼出下一句,到现在听新歌时也会不自觉地同步创作,并和原作进行对比。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永远》,不就以后又写了\u003clove\u003e,运用的都是最基础的结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尾声,\u003clove\u003e还加入了桥段,它们的主歌部分也是按照起-承-转-合的基本顺序来写。这两首歌在内容上都有MJ的影子,如《永远》里面的Peter Pan和他的Neverland,\u003clove\u003e呼吁和平与爱的主题等。很有意思的是,《永远》的旋律是我抱着吉他躲到宿舍卫生间里写的,那里既安静又有回声,非常容易刺激灵感,味道嘛可以忽略不计~我就跟着和弦一遍一遍地哼,直到满意为止,哼不出来就歇会儿睡个觉起来继续,最后写出的旋律和歌词还是基本满意的,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憧憬都表达了出来。至于风格在写之前并没有专门去考虑,写出来的清新民谣风也是水到渠成的,我感到很舒服也适合我的嗓音。我终生难忘,创作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的那种欣喜。
后面的几年里,我又经历了新的人生轨迹,增添了对生活的感悟,陆续又写了六首成形的歌曲,还有几首因为观点太过于个性化还没公之于众。个人最喜欢的是《春》和《形同陌路》,因为这两首不是来源于冥想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也尝试使用别人的词,但还是感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意义。
当然了,写歌不仅仅包括作词作曲两个步骤,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录音和编曲。录音一是硬件二是后期,在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并不用费太多脑筋;编曲是一件细活,需要多种乐器配合MIDI数字音乐精心制作,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研究,所以目前的编曲还比较粗糙,有之后重新编曲的打算。
从四岁半接触音乐开始,音乐就占据了我半个人生。这些年来弹琴、唱歌、写歌从未中断过,求学时是如此,毕业后也是如此,即使在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前程未卜的时候也一定要有音乐伴随我左右。我将我的原创歌曲、钢琴演奏和翻唱作品等在各大音乐网站、社区、论坛中进行发布,并多次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演出、比赛和活动,也邀请亲朋好友举办过多次小型的个人音乐会,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了很多好评和喜爱,我也因此有机会认识很多音乐爱好者和同道中人,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享受高山流水的乐趣。纵使我的作品可能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也已经将我的青春、我的思想、我的才华留在了岁月的痕迹里。
上一篇:在家中养花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