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小说里找现实?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自己的,小说,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小说里找现实?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小说里找现实?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一部好的小说,可以通过完全虚构的场景,人物和情节,透彻地讲出现实中的情况,无论是繁华,迷惘,衰败,奋起。让人们不用经历那样的日子,也可以对那样的生活感同身受。
写自己的生活,只是小说家的起步。把别人的生活写的入木三分,才是高明的小说家。
可惜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都认为要写出好的小说就必须经历相应的日子。他们对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话理解的太狭隘,片面了。甚至有人到了“不经历相应的生活,就读不懂小说”这个地步。照这个逻辑推下去:不抽丰塞卡雪茄、不喝劣质朗姆酒怎么读海明威?没把武士刀怎么读《源氏物语》?没出过轨怎么读懂《失乐园》?没买过一套酒鼻子怎么算得上真正读过《香水》?没杀过人怎么读懂东野圭吾?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错,但却不是作者非得经历过相应的日子才能写出作品来。诚然,生活经历是作者写作的最宝贵资源。没当过捕鲸手,梅尔维尔的《白鲸》不会如此细致;没当过间谍,勒卡雷的间谍小说不会如此让人信服;没当过记者,马尔克斯的小说不会对各地的风貌描写如此准确。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经历过就写不出来:艾米丽写《呼啸山庄》,一辈子没出过她们家的小山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根据他父亲诊所的一位医生的经历改编而来,纯粹的道听途说;蒲松龄写《聊斋》,难道他真的见过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说,小说的素材无非是来自生活。小说里的人和事,它的原型离不开现实生活,即使是虚构,也是在某些人和事的基础上衍生,所描述的情节大多是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事,包括心理活动也是如此,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与很多人发生碰撞,这种角色的对号入座也就顺理成章了。每一位作者在创作时都会或多或少融入自己的情感,或者以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题材,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正面,反面,社会效应等效果,有些无法言喻的人和事借小说这个介质将它揭示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途径,把自己放到小说人物里对号入座大概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吧。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勿喷[祈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现实太残酷,小说中可以达到自己的期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是对生活缺乏追求,对未来感到迷茫。现实的残酷,只能用另一个方式追逐幻想的那一个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在小说里找现实,而是把自己当做小说的一部分了。这样的人很多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什么存在感,而自己又很想成为周围的环境中的主角。但是自己不努力又不愿改变,现实中得不到的,就寄托于小说中了。鸡汤文中经常说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平平淡淡的过一生的。当你的能力只能平凡过一生,你却妄想成为超人,那么痛苦是必然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素材就是取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啊,高于生活。或者更加夸张,戏剧性吧,所以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获得自己的人生观点,无可厚非啊。不然我们的经验值怎么增加呢。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把握度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源于生活,源于身边,经过了艺术的加工才成为了我们阅读的文章,能够从中找得到现实很正常。
上一篇:一只双眼皮,一只单眼皮,好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