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穿戴,智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真正已经被大众接受并使用的智能穿戴只有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
如果说手表是身份的象征,那么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就是科技时尚的象征。智能手环是高档的计步器,同时还具备测量距离、卡路里、脂肪等功能,深受运动爱好者的喜爱。有的智能手环还可以监测心率,血压,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深受老年人喜爱。
智能手表部分,儿童智能手表已经成功深入儿童的内心。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希望有自己的智能手表。它可以打电话,定位,照相等等。
不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环都需要手机做为辅助设备。所以目前为止,智能穿戴还不能代替手机。
除了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智能穿戴设备只是在小众范围内使用。比如前几年被炒的很火的谷歌眼睛,应用场景很有限,所以以失败告终。还有一些智能鞋子,智能衣服,智能指环等等,也都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大众接受并使用。
综上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目前发展的并没有之前预计的那样火热。有些智能穿戴产品虽然被开发出来,但是并不符合大众的口味。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涌现出更多的贴近生活的智能穿戴设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传统互联网已经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成为一个热点行业。智能穿戴产品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眼镜、娱乐、儿童监护、健康、智能家居、智能服饰到通信等领域,可以加入拍照、语音识别、镜片导航、体重监测等各种功能。可以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智能终端,其展现形式不是手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可穿戴物品。它过借助传感器,与人体进行信息交互,是一种在新理念下诞生的智能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智能穿戴设备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生活方式智能化方面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2 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现状
按照主要功能的不同,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运动健康类、体感交互类、信息资讯类、医疗健康类和综合功能类等,每类设备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人群。运动和医疗健康类的设备有运动、体侧腕带及智能手环,主要消费人群为大众消费者;体感控制和综合功能类的设备有智能眼镜等,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信息咨询类的设备有智能手表,主要消费人群为大众消费者。从目前来看,医疗和运动健康类设备使用的用户较多。
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产品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类只具备单一功能的智能硬件纷纷开始与其他智能硬件寻求合作。在未来,随着单一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技术日渐成熟,不同领域和功能诉求的产品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功能上实现互补,从而带来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体验,发展方向也会日渐明确和多元化。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穿戴产品主要有手环类产品、手表类产品、眼镜类产品和便携医疗设备类产品等,如三星、索尼、华为、小米的智能手环,苹果、三星的智能手表,谷歌的智能眼镜等。此外,还有一些珠宝、纽扣类、饰品类以及可放入口袋或嵌入服装内的产品等,如施华洛世奇推出的SwarovskiShine太阳能可穿戴设备系列,Opening Ceremony推出的MICA智能手镯。
3 智能穿戴设备关键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产业涉及的技术范围较广,包括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芯片技术、操作系统、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计算处理技术、提高续航时间技术、数据交互技术等。
3.1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主要完成语音控制、眼球追踪、手势辨别、生理监控(包括心跳、血压、睡眠质量等)、环境感知(如温度、湿度、位置和压力等)等。目前,应用较多的传感器类型有骨传导、音源感测、肌电感测、重力感测、影像感测、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方向感测、线性加速度感测、光体积讯号变化感测模组、心电图脑波感测模组、眼球追踪感测等。
3.2 显示技术
目前应用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常见显示技术包括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有机发光二极体、发光二极体与电子纸等。除此之外,目前主要的3种穿戴式显示技术是:
(1)微型显示:如硅基液晶,微机电系统/数位光源处理、镭射扫描等。
(2)柔性显示:目前,日本半导体实验室、苹果、三星、LG、Philips、诺基亚等巨头正积极开发并推进可弯曲的柔性屏幕、电池和人机界面系统并进行专利布局。现阶段主流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瓶颈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示技术所用核心光电材料及相关功能材料性能的改进、提高,包括新材料的研发等;
2)器件封装基板及相关封装材料的研发;
3)更高显示性能参数和效率的显示器件结构设计和优化;
4)低功耗、高效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和优化;
5)低成本材料、制作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等。
(3)透明面板:透明显示已开始应用于公共看板与橱窗等,如果应用于个人穿戴,需再提升穿透率与解析度。
3.3 芯片
智能穿戴设备芯片可以分为3类:
(1)以现有手机处理器为核心的芯片:如三星Galaxy Gear采用的Exynos 4212,Google Glass采用的OMAP 4430,其优点是有效利用已有平台加速开发且功能强大。
(2)基于单片机(MCU)的产品:如Pebble手表、FitBit One手环都是基于ARM Cortex-M结构的MCU产品。
(3)专门针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芯片:英特尔推出的针对穿戴式设备芯片方案Intel Edison是双核芯片,一部分支持安卓系统,另一部分则支持实时操作系统;高通推出的Toq处理器,为可穿戴设备专门定制产品,采用ARM Cortex-M3架构;博通推出的BCM4771处理器,集成定位功能;国内北京君正的芯片JZ4775,集成了CPU、Flash、LPDDR、Wi-Fi、Bluetooth、FM、NFC和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所有器件。
3.4 操作系统
智能穿戴设备采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3类:
(1)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具有功耗低、任务单一的特点。如三星智能腕带Gear Fit采用的实时操作系统。
上一篇:十个月的宝宝每天睡觉不超过12个小时正常吗?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