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大多数玉米农不出售自家的玉米会导致玉米的价格上涨吗?
玉米,玉米价格,价格如果大多数玉米农不出售自家的玉米会导致玉米的价格上涨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国内政策性的因素,也会影响玉米价格的上涨。
近些年来,任何一个国家出台的一些关于农业的政策,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的政策,将会影响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毕竟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如果说粮食出现的短缺将会出现饥饿状况严重。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必须会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一旦粮食价格出现大涨的行情,这将会产生一个蝴蝶的效应,对于其他的食品的价格也将大幅度的上涨,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将会引起饥饿性的恐慌,这就为什么,任何一个国家对粮食价格宏观调控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玉米的价格行情的调控。
总之,对于玉米种植户近些年来收益不是太好,如果说玉米种植户不出出售玉米的话,将能够抬高玉米的价格行情,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暂时性的,因为玉米的储存需要一定的成本,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潮玉米,每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售掉,否则的话将会出现霉变导致了收益更低。而且农民手中的钱也不是太多,必须卖掉玉米来准备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也就是说准备一些资金来购买农资产品。毕竟粮食的储存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农民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尽量及时的出售玉米,预计今年的玉米的价格总体上来说是基本上稳定为主,明年玉米的价格将会出现上涨,特别是明年三四月份的玉米消费的旺季,价格有望能突破1.1元每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理论上来说,玉米种植户作为市场的供应端,如果主动控制供应量,让市场上流通的玉米减少,那么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玉米价格会出现上涨,突破1元/斤也就比较正常了。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操作基本上难实现,一方面是国家不允许这种行情炒作,干扰正常的市场次序;另一方面基层农户也做不到这么齐心,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个体都有较大的差异,很难做到坚持不出售玉米,毕竟种了玉米不表现,那么种粮收益就没法保障。眼下正是玉米主产区农民卖粮的时候,2019年的售粮进度比2018年同期偏慢,截止11月下旬,基层农户累计出售玉米1277万吨,相比之下减少了600万吨,多地玉米价格表现的较为坚挺,但随着售粮心态的转变,供应量有所增加,玉米价格出现松动。如果大多数农民不出售自家的玉米,玉米价格是否会出现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玉米种植户惜售现象有利于推动玉米价格上涨,但这只是短期行为
一直以来,玉米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在三大主粮作物中,玉米的播种面积是最大的,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213万公顷,产量达到25733万吨,玉米消费量在2.6亿吨左右,整体上产销趋于平衡,这也是玉米价格较为平稳的主要原因,因为市场上不明显缺粮。当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玉米价格也是有一定波动的,如果农民选择惜售,短期的供应量就减少,需求企业厂门口到货量也会降不少,企业为了稳定生产,只能提价收购,带来的影响就是玉米价格上涨。然而这种上涨只能短期行为,因为玉米种植面积这么大,总产量在那里,暂时不卖只会让后期行情走的更低,毕竟农民自身无法消化这么多玉米。
二、各地行情差异较大,种植户过于惜售反而不是好事,容易适得其反
在我国玉米种植的地方有不少,可以说各地都有种植,当然主要产量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两大产区,这两个地方的累计产量基本上占据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不过细分下来各地的差异也较为明显。比如说东北主产区,黑龙江的玉米产量占比较大,可以达到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这也是当地玉米价格偏低的主要因素,当然还受水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华北地区,山东、河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较多,玉米消费量较好,玉米价格也相对高些,收购价突破1元/斤也较为常见。基层农户适当地惜售,有的时候会促使玉米价格上涨,但如果过分的惜售,影响着玉米的流通环节,实际上也是坏事,因为这样会迫使需求企业用其他替代品,长远来看反而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
三、国内粮源一旦流通环节受阻,那么进口粮源会大幅度增加
原来在国际贸易不是那么频繁的时候,很多农产品价格基本上是国内说了算,但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玉米价格的波动不再是那么简单了,很多时候会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特别是内外价格差明显扩大时,玉米的进口量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比如说国内基层农户只有少部分愿意卖粮,粮贩收粮难度加大,而需求企业的采购意愿没有明显下降,那么贸易商就看到了机会,会加快出库量,或者积极扩大进口,从中赚取更大的差价,是直接受益者。一旦玉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对于需求企业来说是希望看到的,因为进口玉米的价格偏低,很多时候到港完税价在0.8元/斤以内,用粮的成本反而降了不少,国内粮源不够,就拿进口粮源来凑,这是目前较为实际的做法。
四、想要玉米价格有较大涨幅,还得从其他方面考虑
近些年玉米价格的走势没有达到种植户的预期,原来国储收购高峰期时,东北主产区玉米价格还有希望在1元/斤以上,自从2016年改为市场化收购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基本上没有达到过1元/斤,而种粮成本却只增不减,让不少种植户感到无奈。实际上玉米价格想要有所突破,还得从多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是控制好种植面积,继续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播种量;其次是拓展玉米消费需求,深加工领域和饲料需求都得提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后是要控制好玉米进口量,不能国内玉米价格刚有抬头的迹象,进口玉米一下子明显增多,那么只会让玉米价格上涨乏力。很多时候,玉米作为基础的原材料,其价格就不具备大涨的条件,适当地上涨是有希望的,就得看怎么操作。
总之,玉米价格博弈一直以来是存在的,但农民在价格博弈中,往往难有主动权,更不具备定价权,只能通过暂时的惜售来影响短期价格。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玉米价格的高低只会跟市场供求关系有关,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回回落。2019年少数地区玉米产量有所减少,但吉林、辽宁、山东等地出现不减反增,整体粮源并不缺,再加上有超过5500万吨的临储玉米,整体供应量是较为充足的,这也使得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因此,农民在囤粮惜售时,也需要把控好一个度,过于惜售反而错失机会,一旦出现霉变就不值钱了。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如果大多数农户不出售自家玉米,玉米价格是否会上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上一篇:婚后你为什么要让妻子管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