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的奉献精神从何而来?
奉献精神,生命,内心人的奉献精神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无我,也无奉献精神可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的这句话,讲的就是天地只有奉献,无有索取,万物无有差别,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奉献。无我,无奉献,即奉献。
一点浅见,欢迎大家有不同意见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人的奉献精神来自一个“善”。它是奉献精神的初心。
不管是亲情,同情,还是爱情,都离不开这个本质。“人之初,性本善”奉献精神一直在我们心里。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知道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妈妈。这就是善。
随着长大,我们不断接受教育,奉献精神来自于学习的知识,来自于社会给我们的一个反馈。正能量的事迹,不断的温暖我们的心。
小时候的奉献在于我有好吃,我会留给身边的人。长大后的奉献在于,你遇到困难,我伸手援助。成功后的奉献在于,你们遇到困难,我将伸手支援一群人。
我觉得这样才是有价值的,每一个阶段,人的奉献精神都会变得越来越大。保持内心最纯正的“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关注我,每天都有更新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儒家来说。来自于内心真诚。就好像一个老人上了车,大家都是买票上车,而法律没有规定必须让座。但是这时你内心真诚的话就会不忍,想到自己的父母坐车的话自己也希望别人让座给他们,所以你就把座位让给这位老人了,并且让座之后内心马上得到快乐。如果没有让座,老人在车上摔倒了,你马上内心自责,然后还是让座给他。因为你内心真诚所以不忍之后让座然后内心马上快乐。这是儒家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慢慢扩大推出去就变成周文王视民如伤。后稷人饥己饥,大禹人溺己溺。看到别人受苦就不忍心就想去帮助他们。
不管说什么理由都要以真诚作为前提,假设你内心不真诚,到了最后关头你就不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习惯了关心自己,这个问题其实伴随着道德回升,这个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大家都知道大家一定对子女奉献,那是一种狭隘的,其实这个对大家要求太高,完全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要走太极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觉得做个平常心,把他做平恒了,稍微有点倾向于亲情,但是吧这个向格局,宏观延伸我觉得你的视野是不是更开阔,干好自己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奉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来自感恩,感恩亲情,爱情,友情。从小到大都有别人对我们好,这些好都是带着感恩付出的,所以会让我们感动,以至于我们也懂得要奉献要付出。这是彼此的,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奇妙的东西就是爱,会让人情不自禁,义无反顾,阻挡不了,因为这就是爱,就是奉献精神的源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性,母性,成就感还有信仰!
我这么认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产生奉献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奉献从人品道德中来,从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感悟中耒。毛主席他领导的是总旨为人民服务的党,他的人民中,干部中,军人中就出现丶陈永贵,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做奉献而不讲所取的人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