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书法里的“分析性临摹”有作用吗?
书法,悟性,笔法你觉得书法里的“分析性临摹”有作用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分析性临摹是进入高级临摹的一种状态,是基本临摹的进化。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础训练,是掌握握笔、书写、挥毫的功夫要领切身体验,不做临摹何来书法之说。当然一味临摹而沒有特色也终不能成为一名雁过留声的书法家。现在的书法评判还是以这体、那体来做标准的,所以我认为分析性临摹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是切实可行地提高自身书法水准的有效方法。至于是否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就要靠自己的造化了。
创新 , 创意, 创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何为分析性临摹 ?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临摹一般口语就是临帖,其实临帖和摹帖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前面有人解析了,就不再说明了。现在摹帖已经不被重视了,很少有人用了。记得我初学书法,老师教临苏东坡的《丰乐亭记》,大楷,字体约有五公分大,点画看得非常清楚,临了一段时间后,老师要求摹帖,专用的摹帖纸覆在字帖上,先用铅笔钩出轮廓,而后用毛笔填墨,要求不能漏空也不能溢出来,还一边摹一边看字帖,加强记忆。现在摹帖已经不被人重视和喜欢了,也许是没人提倡,或许是嫌麻烦,毕竟要有好几道工序。这种方法,其实是学书法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对掌握结体非常有帮助。学书法不摹帖了,临帖方法对了也一样,临帖的最关键还是要掌握笔法,否则就是抄帖。如果既不懂笔法,又很主观的分析字体的结体,点画线条起承转合之关系,就很容易走上歧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的“分析性临摹”,这个说法比较新鲜,事实是临摹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分析,缺少分析的临摹对学习书法没有一点帮助。我们学习古人的书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分析再总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法帖中的特点或者说一些共性,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和共性,你才能说是临摹到家了,不然离开帖子就又不会写了。
那么如何在临摹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呢?我从下面三点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初临
初临,就是拿到帖子后开始的第一遍临摹,我一般是上手就先动笔临,不会上来先分析。第一遍临的时候,我是看一笔写一笔,一笔一画的临,每一个笔画在写的时候不自然的就会去分析。
打个比方横画,起笔是露锋还是藏锋、是方还是圆、是重按还是轻入等;行笔的过程是中锋还是侧锋;收笔是是回锋还是出锋等。
临摹后的分析
一个字临摹完之后,我再去跟原帖比较一下,看看有哪些不对的地方,第一遍临肯定会有很多毛病,找出来再临一遍。第三、第四遍的时候笔画的用笔可能就会比较熟了,但结字可能还会有差别,不善分析的朋友不妨找个透明塑料片,画个米字格,放到字帖上,字形观察分析每一笔的位置。这样下来基本一个字临摹个四、五遍的时候就能背临了,你就记住怎么写了。
书法学习的悟性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悟性,那么学习书法的悟性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你会不会分析和总结,说直白一点就是能不能举一反三。这个学习书法中的举一反三,我的理解就是找到原帖中一些共性或者说是作者的书写特点和习惯。
举个例子来说,赵孟頫的书法,他的楷书《胆巴碑》的横画的写法,第一笔起笔一般都是露锋切入,会形成一个方的截面,收笔顿一下然后有个回锋的动作,这个回锋的目的是为了去写接下来的第二笔,而第二笔横画的起笔就会是有一个逆锋转入的动作,这个逆锋是呼应了第一笔收笔的回锋动作。
还有比方说赵书的转折处的笔法一般就是圆转或者方折等。这是用笔上的一些特点,需要我们用眼仔细观察,用脑勤加思考再去总结,这样就会举一反三。有一天离开了字帖,你照样能写出原帖的神韵来。
其实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的临摹,分析,再总结的过程,所以说这个“分析性临摹”的说法比较新鲜,其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帖,分析帖,临帖,出帖。分析帖都是很用心的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析性临摹”非常有作用。
“分析性临摹”更适合中高级阶段的书法练习
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法是主要目的,此时最重要的是“照葫芦画瓢”,微观学笔画,宏观地搞清书法美学概念。
*高二适 临《神仙起居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