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假如是刘备一统天下,张飞和关羽的结局会如何?
刘备,关羽,天下假如是刘备一统天下,张飞和关羽的结局会如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是如何看待刘关张三兄弟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刘备统一天下?这个假设确实脑洞大开了。通常王朝的开国功臣有三种待遇:第一种、兔死狗烹,以刘邦的西汉和朱元璋大明王朝为代表;第二种:杯酒释兵权后高待遇,以赵匡胤的北宋为代表;第三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依然在应有的干为上发挥余热,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代表。即便不在这三类中,也是三类的集合体。那么我们按照题目的假设一下假若刘备统一了天下,关张的下场会如何?
做出推论的前提条件和历史背景:关键人物刘禅
咱们先来说结论:个人认为关张二人应该是开国功臣待遇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的混合体。因为这个推论的前提是刘备统一全国,而刘禅也逐渐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储君。虽然我们都以扶不起的阿斗来称呼刘禅,但是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刘禅幼年遭受的苦难根本没来得及作为帝王继承人好好培养。
刘备漂泊半生一事无成,甚至甘夫人、刘禅母子都陷入乱军之中。如果不是子龙将军在乱军之中杀的七进七出的寻找,也许刘禅早就死在乱军中了。接着刘备投刘表、寻卧龙,委屈在新野小县。这样遭遇下阿斗刘禅能得到什么好的教育?肯定不会。接下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荆州、取西川,又是生死攸关的汉中之战。当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此时刘禅已经14岁。刘禅的性格已经定型,已经过了最佳的培养时期。也就是说刘禅从14岁才接受较为系统的皇家教育,直到三年后刘备驾崩仓促上位刘禅作为太子接受帝王教育才三年。幼年的颠沛流离加上草草的三年不正规的皇家教育,让刘禅没有毕业就匆忙上阵除非天赋异禀所以当然不太合格。
我们之所以详细介绍刘禅的幼年经历和短暂的皇家教育,就是跟以后刘备对待关张的态度息息相关。很显然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为了稳固皇太孙朱允炆的皇位才抡起了屠刀。如果刘备能统一全国的话,至少可以在夷陵之战后多活几年。这样刘禅就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接受正统的皇家教育,也会在形成自己小班底的情况下以成年太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在这种结论下,我们在推测刘备对于关张的态度就相对客观了。
刘备对于关张的态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混合体
如果太子刘禅已经接受正统皇家教育多年且以成年,那就避免了类似朱元璋哪种为避免主少国疑对功臣宿将动手的可能。再说如果刘备的季汉统一全国后派系远不止荆州派、益州派等内部派系,还有吴国的世家大族以及北方的世家等等。虽然刘备完成了蛇吞象,但是东吴的世家大族和北方的世家都有绵延数百年的历史非几代帝王不能彻底融入。所以这时候刘备对关张行兔死狗烹之事的可能性非常低,甚至不排除重用关张这样的嫡系来压制原来魏、吴世家大族的可能。
张飞:
以个人的观点张飞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让刘备放心的。从刘关张结义开始,张飞对哥哥刘备绝对是忠心耿耿。张飞眼中只有大哥刘备,其他人包括汉献帝、曹操、孙权、袁绍这样的大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况且张飞脾气暴躁、多勇少谋,说白了就是一根筋。这样的大将才是帝王喜欢并放心使用的,比如尉迟恭、程咬金、黑旋风李逵等人。
正是他们的耿直、简单才没有那么多心眼,所以才让让上位者放心。因为在他们心中兄弟情义大于家国情怀,在封建社会的家天下时代才更容易得到帝王的喜爱。况且张飞眼中大哥的地位是要高过二哥关羽的,当年听说关羽投降曹操了气的就打算在关前杀掉对方。也许这才是刘禅连娶张飞两个女儿为妃的最重要的原因,张飞媳妇夏侯氏的所谓高贵身份次之。
所以在太子刘禅成熟稳重的情况下,张飞在全国统一后很大可能会受到重用。因为不存在外戚专权和主少国疑的背景,在三国原有势力需要整合的情况下刘备需要嫡系例如三弟张飞来掌控兵权威慑天下。
关羽:
武圣人关羽为人狂傲、有勇有谋,也对大哥刘备忠心。但是虽然有土山约三誓-降汉不降曹,但是毕竟曾经投降过曹操。而且关羽对于大汉朝廷忠心耿耿,所以即便是在刘备称帝后有新的封赏但是依旧使用汉朝册封的汉寿亭侯的爵位。所以对于关羽的使用上,刘备的放心指数是小于张飞的。
基于这个方向来做推论的话,关羽最大的可能是在朝堂上做一个高官吉祥物。这样的安排对于刘备来说既显得兄弟想得,还没有其他风险。因为此时汉献帝并没有去世,虽然武圣叛乱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刘备也不能不做防范。
小结:
综上所述,刘备对关张二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子刘禅的成长空间。在太子刘禅成熟、稳重是个合格接班人的前提下,刘备对待关张不会行兔死狗烹之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刘备的性格。
刘备仁义吗?也许吧。
刘备世三国时期蜀汉王朝的建立者,继汉高祖刘邦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皇帝。刘备的出生甚至严重影响了他日后的成就,毕竟当曹操作为朝廷骑都尉剿灭黄巾起义时,刘备还是个贩夫走卒,而最后刘备依然能占据益州,南面称帝,这不得不说是刘备坚持的能力。
刘备的能力还在于仁义。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但是话说回来,当君主的谁又能不把江山为重呢?所以刘备的心里肯定江山重要
小编这么说也是有理由。最简单的例子,关羽被杀是在,刘备伐吴则是,也就是说关羽被杀时刘备忍住了,并没有即刻去报仇,这就说明刘备心里,江山肯定重于兄弟,如果刘备真的一统天下,关羽张飞就算不死,估计三者关系也没有以前那样融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