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种药治疗风湿最好?
药物,类固醇,关节哪种药治疗风湿最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哪种药治疗风湿最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您的提问。
(1)风湿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症状,改善病情,延缓病情发展,避免伤残,提高生活质量。
(2)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仅能减轻风湿病症状,不能改变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应该避免2种以上此类药物的合用,并注意其消化道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甲泼尼龙、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迅速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给予短效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该密切注意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糖尿病、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等等;除风湿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青霉胺、环孢素等,它们不具备止痛抗炎作用,但能够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
4)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依那西普,起效快、抑制骨破坏作用良好,耐受性较好;IL-1拮抗剂,如阿那白滞素;抗CD20单抗,如利妥昔单抗;
5)植物药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等;
(3)一般都是联合用药,也不能说哪种药物最好。使用时关注疗效时,也应该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
希望对您有帮助!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指导医师:哈尔滨滨江痛风风湿医院副主任医师代绍
备注:文章当中所有出现的药物名称,均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擅自服用药物导致的一切后果,患者本人自负!
我们先来看一下药物疗法中所要用到的药物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只要有:抑制已出现的疼痛和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直接作用于免疫异常这一疾病元凶的传统DMARDs,以及药效强大的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两种功能的生物制剂。药物疗效越明显,副作用就越大。因此,比起积极的治疗,首先重视安全性的“防守治疗”一直都是主流。
但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当中,有不少在发病早期症状就发展迅速或者知道患病时就已经出现了关节损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有不少人采取防守治疗,结果病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因此,最近重视“进攻治疗”的医生逐渐增多,一般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开始使用高效药或者多种药物联用。现在药物的种类比较丰富,当出现副作用或者效果不明显时,可以及时地调整药物种类和组合。
在此,为了能够安心用药,患者本人掌握药物相关的正确知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
止痛和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种药在消炎的同时还具有解毒作用和镇痛作用,不局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其他伴随有疼痛的疾病中也被广泛使用。这里,我们在对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说明之前,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疼痛产生的机制吧。
疼痛也包括各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短时间内消失的刺痛和长时间持续的钝感两种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大多情况下都属于后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引起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就会不断地释放引起疼痛的“发痛物质”。而且在感觉神经末梢有感受疼痛的“受体”,当发痛物质和疼痛受体结合就会感觉到疼痛。发痛物质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这种发痛物质和与炎症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前列腺素相互反应,会加剧疼痛。此外,如果加上关节运动等物理刺激,就会进一步加剧。
根据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化学构造,可以分为羧酸类和烯醇酸类(非酸性)两种类型。一般广泛使用的是羧酸类,烯醇酸类的药物抗炎效果相对弱点,而且羧酸类抗炎药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几个小组。下面所列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分类,标准名、商品名和主要副作用一览表。
如表所示,无论哪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医生应当在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副作用的出现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用药。比如说,“洛索洛芬”和“舒林酸”等在胃和肠基本不产生作用,而在肝脏代谢后产生作用,所以对胃黏膜的影响很小。此外,昔康类药物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对于繁忙患者非常方便。另外,也有阻断环氧酶2的药物“COX-2”。这种药物的特征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甾体药物对肠胃损害的副作用,作为副作用较小的镇痛剂近年来在欧美被广泛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中,除了前面介绍到的内服药,还有栓剂、膏剂和膏药等外用药。
用于栓剂不经过肠胃而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可以减轻对肠胃的损害。此外,由于药效可以迅速到达炎症部位,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不过栓剂也并非完全没有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因为直肠黏膜的刺激发生腹泻,也有患者因长期使用而发生肠胃功能紊乱。此外,随着关节功能障碍的发展,有时从肛门放入栓剂这个动作也会变得困难。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栓剂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另外,膏剂和膏药通过皮肤被吸收,因此只在局部产生药效,不会影响到全身。有极少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的情况,但是不必担心肠胃功能紊乱的问题。而且在抹药或者粘贴膏药时凉爽的感觉和按摩可以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均属于方便使用的药物。
此外,这些外用药物可以和内服药一起使用,特别是栓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疼痛得不到缓解时或者睡觉之前可以应急使用。
对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药物——抗风湿药
抗风湿药(DMARDs)和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药效比较缓慢,属于慢性药物。也就是说,并不是今天吃了明天就能够显效的药。抗风湿药的效果一般会在用药1个月之后显现,有的情况下可能会在2~3个月之后显现。不过尽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确可以很快见效,控制疼痛和炎症,但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比方说全身有10处关节出现症状,用药后即便总体上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但疼痛的关节数并没有减少,甚至其他关节也会开始出现疼痛。
上一篇:意外发现十年前的未读邮件,来自一个五年前早逝的同学,心情很复杂,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