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
区块,账本,互联网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为什么需要区块链?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在互联网时代,所日益呈现的一些弊端。
解决这些弊端的核心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构建一个强信任关系的环境,而无需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便可以实现直接交易?
早在1993年,出现了一个名为eCash的数字化支付系统,他可以从技术上,让互联网上安全、匿名地支付、交易成为可能。
eCash的创始人,将这种技术描述为“上帝的协议”,即让“上帝”在一切交易中,扮演一个完全可信的“中间人”角色。
交易的所有参与者,都将其信息和价值输入到上帝的手中,上帝会可靠地界定执行的结果,并将结果输出到参与方的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隐私的信息,都归上帝所有,没有参与方可以看到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这也就是区块链技术最初的理念雏形。
2008年,比特币的出现,让“上帝的协议”,真正出现在了现实的生活当中。
我们知道,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现金系统及其基础协议,与法币不同,比特币不是由国家创建,也不由国家控制。
它以分布式计算技术为基础,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可以在脱离可信的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数十亿的设备能够彼此之间安全地交换信息和价值。
而比特币,就是以交易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当中。区块链会利用大范围的点对点网络资源,去校验和批准每一笔交易。
(图片来自网络)
区块链技术,通过三个特征,完美呈现了“上帝的协议”中的构想:
首先,分布式;
区块链运行在由全球的“志愿者”提供的每一台计算机上,所以黑客无法通过入侵、攻击某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来破坏整个系统。
其次,公开性;
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查看区块链上的信息,因为它是存在于网络之上,而不是存在于由传统的由审计、保管记录的中心化机构中。
第三,加密性;
区块链使用了高强度的公钥、私钥和加密算法,来维护整个虚拟世界的安全性。这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防火墙。
区块链的网络中,如同心跳的节奏一样,每个周期内所发生的交易,都会被确认、清算,并存储在一个收尾相连的区块结构上,从而构成一个链条。
每个区块会对此前区块的事实进行确认,并为价值交换活动盖上永久性的时间戳,任何人无法篡改。
从理论上讲,如果有人要盗窃或者篡改信息,就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改写区块链上这笔交易的全部历史记录,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区块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价值账本,它可以清楚的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来龙去脉;同时,它还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任何人都能下载,并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
所以,基于区块链这个“上帝”的角色,我们就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由原来的“弱信任”环境,迈向一个“强信任”的环境中。
基于此,我们可以再来看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
首先,区块链如何解决数据的归属权和隐私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性特征,每个用户所产生的数据,都会对应一把密钥,这把“钥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掌握在用户的手中。
无论是衣食住行,或是吃喝玩乐,所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被隐藏在了“钥匙”所能打开的“大门之后”。
所以,无论谁来调用数据,用户都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并且必须经过本人的授权。
而数据的使用,便会产生相应的对价,同时可以为用户带来收入。
这就相当于,在数据使用的道路上,建立了一个个的“收费站”。比如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项目,只要使用了以太坊的公链,就必须向“收费站”缴费。
所以,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层项目,都无法拥有用户数据的所有权。
因此,整个数据的流转,将会变得健康有序,而互联网巨头对数据的垄断,也会的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机制,用户的交易数据会被同步存储在区块链系统内的所有计算机上,黑客无法破坏和篡改。
其次,区块链能否打破资源垄断?
随着数据确权,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巨头无法独自垄断和公开的销售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创业的生态。
此外,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特征,剧透的中心化作用,将再被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消失。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时代其新型的社会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发展机制,区块链不强调集中,而是把分散化的社会资源,用点对点的方式,让参与者参与进来,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付出,去获益。
换句话说,也就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
比如传统的滴滴、摩拜、ofo,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和消费者是分离的,他们提供产品,用户消费,其本质没有离开价值链这个传统思维,而是把自身立于价值链条上最为获利的关键环节。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的共享经济,互联网巨头的受益,将由用户共享,平台的价值,也将由用户共享。
这在根本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新的、更加公平的分配。
04
制约区块链发展的几个问题
尽管区块链可以构建一个“强信任”关系,使我们可以无需通过中介机构,便可以实现直接交易。
但是,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区块链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几个制约性的难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块链的吞吐量和存储带宽,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支付需求。
以比特币为例,目前处理交易的速度是每秒7笔,一次确认时间大概10分钟,这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延迟和拥堵。
而另一方面,区块链要求在一笔交易达成后,系统内每个节点都要进行数据备份。随着时间推移,累积的交易数据越来越大,这对于存储空间,就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尽管以EOS公链为代表的,基于Dpos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声称每秒可以实现百万级的交易速度。
但是这只是简单的提高了区块大小,以此来提高吞吐。EOS上的21个超级节点,也不断被质疑将会变成只有几个少数大公司能够运行的系统。
似乎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
所以,在去中心化与吞吐量之间,目前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区块链还存在了落地场景局限性大,存在严重泡沫等问题。
当然,尽管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区块链技术所带给我们未来的畅想,却是美好的。
就像互联网从早期阶段到成熟一样,我们经历了3G、4G再到即将实现的5G技术一样,区块链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其实对于很多朋友而言,仍然对区块链技术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认为区块链就是炒币。
上一篇:鱼池养小河鱼喂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