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人为什么听力下降却不愿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听力,老人老人为什么听力下降却不愿佩戴助听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阶段:被动接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对待疾病的看法会逐渐由否认心理转变为被动接受心理。他们认为,看不见、听不清等身体变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必然发生的事实。
然而,被动接受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做出改变,大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仍然不愿对此采取干预措施。
坦然接受听力损失却不愿主动治疗的心理是老年人失去信心、不愿对听力损失做出任何改善的根本原因。
针对这一时期的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家人和听力师将面临更多沟通及交流,向该时期的老人普及更多科普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其意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自我形象维护
到了这一阶段,虽然老人已经接受自己听力下降的事实,但出于相貌及外观考虑,一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认为,佩戴助听器会使他们看起来“异于常人”,他们并不想因为助听器而使自己的形象发生改变。
换言之,当其发现自己逐渐失去社会地位、可参与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无法紧跟时代潮流、周围朋友相继去世时,他们会有意识的维护自我形象,不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改变。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发展,ITC、CIC、IIC等耳内式助听器早已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现代数字助听器不仅在性能上得到提高,外观也越来越小巧、时尚。
家人可在听力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助听器,从而为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客观、有效的选择。
生理变化、心理变化、情感变化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老年人群“不愿承认听力损失、不愿积极采取措施”的原因所在。
我们应充分掌握老人的心理变化,采用理解、沟通、互动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引导。
如此,老年性听力损失人群才能由被动变主动,尽早佩戴助听器、尽早避免听力损失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认知度不够,对助听器的原理不了解会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2.很多老年人一生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觉得价格贵不舍得戴;
3.还有可能就是之前戴过模拟机或者其他未调试好的助听器没有达到效果,对助听器产生了偏见,觉得戴助听器没有用;
4.期望值太高,发现周边有佩戴助听器的人也没有达到好耳朵的状态,所以就不愿意尝试;
5.太过急躁,刚戴上助听器就想有很好的效果,一般老年性的神经性耳聋,效果都会慢慢体现出来的,要适当做引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次戴助听器会有异物感,不舒服。是需要慢慢适应的,慢慢开导老人按照适应指导进行佩戴,也可带老人到验配中心,查明原因,也不可太过急躁,刚戴上助听器不会马上体验效果,想要有很好的效果:家人需要配合放慢语速,让老人多听多说,进行语言训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老人不接受助听器一方面是心理上接受不了,佩戴助听器怕别人笑话,第二是生理上接受不了,助听器是可以帮助听到声音,但是一开始佩戴不适应,所以要慢慢开导老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认知度不够,对助听器的原理不了解会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2.很多老年人一生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觉得价格贵不舍得戴;
3.还有可能就是之前戴过模拟机或者其他未调试好的助听器没有达到效果,对助听器产生了偏见,觉得戴助听器没有用;
4.期望值太高,发现周边有佩戴助听器的人也没有达到好耳朵的状态,所以就不愿意尝试;
5.太过急躁,刚戴上助听器就想有很好的效果,一般老年性的神经性耳聋,效果都会慢慢体现出来的,要适当做引导。
无论什么情况,都建议说服老人,带老人到当地正规专业的验配中心做详细的听力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试戴,只要效果好了,肯定愿意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认知度不够,对助听器的原理不了解会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2.很多老年人一生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觉得价格贵不舍得戴;
3.还有可能就是之前戴过模拟机或者其他未调试好的助听器没有达到效果,对助听器产生了偏见,觉得戴助听器没有用;
4.期望值太高,发现周边有佩戴助听器的人也没有达到好耳朵的状态,所以就不愿意尝试;
5.太过急躁,刚戴上助听器就想有很好的效果,一般老年性的神经性耳聋,效果都会慢慢体现出来的,要适当做引导。
无论什么情况,都建议说服老人,带老人到当地正规专业的验配中心做详细的听力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试戴,只要效果好了,肯定愿意戴的。
上一篇:草莓根腐病、青枯病、黄萎病以及炭疽病如何区分并防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