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草莓根腐病、青枯病、黄萎病以及炭疽病如何区分并防治?
草莓,植株,病害草莓根腐病、青枯病、黄萎病以及炭疽病如何区分并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草莓青枯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定植初期。最初发病时下位叶1-2片凋萎,叶柄下垂如烫伤状,烈日下更为严重。夜间可恢复,发病数天后整株枯死。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有明显褐化现象。发病初期叶柄变紫红色,植株生长不良,发病严重时基部叶凋萎脱落,最后整株枯死。叶柄基部感病后则叶片呈青枯状凋萎。根部感病不会出现青枯,横切根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并有白色浑浊黏液溢出。
防治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具体有以下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轮作;选育无病毒抗病品种;去年上病或者易上病区域,进行土壤消毒;移栽前闷棚,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土温达到60℃时,可杀死病菌。通过深翻土壤,避免大水漫灌,采用高畦栽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密植,降低草莓株间湿度;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黄叶,减少养分消耗;进行地膜覆盖,避免果实接触土壤;防止高温多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减少病菌传播。在施肥上,重视生物菌(地力旺)、有机肥、中草药制剂、高能量物质和中微量元素的使用,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传导杀菌、营养复壮,促进草莓苗的健壮。
治疗方案:
发现病情后,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同时进行灌根(1遍)和喷雾(2-3遍)。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
预防方案:
1、定植前: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缓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次
3、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或喷雾1-2次
4、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4次,间隔7-14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更多病害防治技术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作物病害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红中柱根腐病
发病初期草莓根系的中心株呈红色或淡红色,以后变为黑褐色,腐烂,地上部基部叶的边缘先变成红褐色,然后逐渐向上凋萎死亡。地温在20度以下时,从草莓的根部侵染,地温在10度左右且湿度大时发病重,地温超过25度,土壤水分多,也较少发病。因此,春秋两季低温多雨容易发病。
2、黄萎病
主要侵染草莓茎、叶,发病初期,叶柄出现黑褐色条形长斑,外围叶叶缘变为黄褐色,病情加剧后,整片叶下垂,变为深褐色,植株矮化,最后枯萎而死,此时切断根冠与叶柄,可见维管束部位呈波线状或环型褐变,发病初期根部五任何异常,当地上部枯萎时,根量减少,细根全部变黑腐败。
3、青枯病
多见于夏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烫伤状。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间或雨天尚能恢复,4-5天后夜间也萎蔫,并逐渐枯萎死亡。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4、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对草莓苗繁殖的影响非常大。在育苗田间病菌孢子借助雨水传播,病菌喜高温高湿,雨后发病迅速,在盛夏高温雨季该病易流行,连作田发病更重。偏施氮肥、栽植过密、行间郁闭等引起植株生长柔嫩及通风透光差,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平坦地区栽植;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前茬病残体;高温闷棚;减少氮肥、磷肥的使用,增施中微量元素,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深翻土壤,增加透气性;高垄栽培,覆盖地膜,降低湿度,提高地温;雨后及时排水,做到膜下浇水并小水勤浇,有条件的最好采取滴灌方式。
2、化学防治措施:
对于草莓根腐病、炭疽病、黄萎病、青枯病造成的死棵,可以使用如下药物进行控制。
预防方案:
1、定植前: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缓苗期: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丰素灌根1次。
3、苗期: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丰素灌根或喷雾1-2次。
4、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沃丰素+有机硅喷雾2-4次,间隔7-14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或其它化学药。
控制方案:
使用青枯立克+大蒜油+有机硅同时进行灌根(1遍)和喷雾(2-3遍)。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
备注:新棚区发现死棵,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灌根2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炭疽病产品如丙环唑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溴菌腈。红中柱根腐病用烯酰吗啉或者霜脲锰锌或者甲霜灵锰锌或者霜霉威盐酸盐,喷雾+喷淋茎基部,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时+恶霉灵治疗一般根腐病,+叶面肥调节剂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草莓根腐病主要为害根系疾病,发病时由细小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初出现浅红色褐色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深呈暗褐色。随病害发展,所有根系迅速坏死变褐。地上部分是外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病株表现缺水状,逐渐向心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
草莓青枯病多见于夏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病原细菌腐生能力强,并具潜伏侵染特性,常从根部伤口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进行繁殖,向植株上、下部蔓延扩散,使维管束变褐腐烂;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