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有十几处黄帝故里,究竟哪里是真的?对此你如何评价?
黄帝,新郑,轩辕中国有十几处黄帝故里,究竟哪里是真的?对此你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央媒出面,可以说,新郑的黄帝故里也是唯一得到国家官方认可的,唯一合理合法的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要看文献记载,不是谁嘴巴厉害就说了算!不懂得可以看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讨伪檄文:郑州“黄帝故里”的宿命】
敬请河南郑州方面拿出“新郑是黄帝出生成长建都立国之地”的证据;
敬请河南郑州方面拿出“三月三拜轩辕是新郑自古以来就有的祭祀传统”的证据;
敬请河南郑州方面拿出“新郑是黄帝故里”的证据;
敬请河南郑州方面拿出黄帝的诞辰日是“公元前2717年农历三月三,卒于2599年活了118岁”的证据;
敬请河南郑州方面拿出“新郑自汉代起有轩辕庙”的证据。
质问郑州方面:道教的“显龙宫”是如何变成“黄帝故里祠”并申请完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河南郑州方面在回应网友质疑时罗列了一些史籍记载的黄帝与新郑有关的证据,但经过专家核实,不是胡编乱造,就是牵强附会。
在此举几个反例说明:
1、无中生有(河南提供证据一):汉《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实际原文是:汉朝焦延寿所著《焦氏易林·屯·萃》中说:“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仅此四句。
2、牵强附会(河南提供证据二):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授国于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
实际原文是:《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黄帝于寿丘(陕西长寿山的轩辕之丘),长于姬水(渭水支流),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皇甫谧说:“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新郑是也”。
皇甫谧的原文意思是黄帝生于陕西寿丘,长于陕西姬水,好像听说在有熊建过都城。据学者研究,黄帝“有熊国”纯系皇甫谧所生造。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有熊国或有熊氏。最早出现“黄帝有熊氏”的是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在西晋皇甫谧之前的中国典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有熊国或有熊氏这一说法。
3、掐头去尾(河南提供证据三):北魏•《水经注》:“或言新郑县,故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经查《水经注》的原文是:《水经注•卷二十二》:“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看来还是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士安”是皇甫谧的字,而且特别注明新郑来自于陕西渭南的古郑国。河南方面提供的其他几个证据也都是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不缀多言。
4、偷梁换柱:国家非遗项目查询了一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没有,写的是“新郑轩辕黄帝拜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什么“新郑轩辕故里祠”,只写着“新郑轩辕庙”。
我们一般的中国人只知道《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炎黄部落最早都在渭水流域生活,他们之间世代通婚。这是关于黄帝的最早记载。
我们一般中国人只知道“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才是真正的“黄帝故里”。陕西既是炎黄二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陵和黄帝陵所在地。说新郑是黄帝出生成长建都之地缺乏证据支持。从《国语》《史记》《中国通史》到现在的中学课本,从郭沫若、翦伯赞、徐旭生(河南籍)、蒙文通、傅斯年、白寿彝(河南籍)方光华、赵世超(河南籍)、沈长云等史学大家的论述,到近现代无数的仰韶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宏观历史学、遗传学、语言学等综合学科研究可以证明,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和淮河流域的郑州八竿子打不着,黄帝部落本是原始西羌的一支,和藏人具有共同的祖先,共用“汉藏语系”。黄帝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姬水,安葬于桥山黄帝陵早都是史学界的公论。黄帝陵具有几千年的官方祭祀传统,请郑州方面拿出历史上官方有在新郑祭祀黄帝的证据。
上天有眼,日月共鉴,希望郑州“黄帝故里”方面如实作答,给质疑者和公众一个交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然小编说,全国十几个黄帝陵,据玉壶九千考证,黄帝出现过十五代,我想应该都是真的,只要能够拿出合理的证据来证明。
玉壶九千说,黄帝部族是出自甘肃省,进入秦岭经过常羊山的滋养,直接进入河北涿鹿的,这期间并没有产生黄帝,因为,炎帝神农氏正在洛阳当政,古人的天上不会出现两个太阳,炎黄不可能同时为帝。有人说雍州是黄帝世居之地,这是胡说八道,雍州连一个黄帝都不会有。
玉壶九千先生说,经过几代在涿鹿繁衍,黄帝部族才有了实力,可是仍然没有称黄帝,涿鹿之战,和炎帝共同打败了蚩尤,然后又经历阪泉之战打败炎帝,又经历了52场战争,天下咸服,才在涿鹿称黄帝。这就是黄帝姬芒,据玉壶九千先生考证,河北省共出现六位黄帝,分别是姬芒, 姬蔡,姬豕,姬本,姬常,姬号,辗转于保定,邢台等地,河北应该有六个黄帝陵。从黄帝姬号开始,黄帝部族由美邑济源进入河南灵宝,灵宝产生两位黄帝姬甘和姬传茸,这二位父子黄帝共同撰写了黄帝内经,姬传茸生下黄帝姬贯俞于河南渑池,黄帝姬传茸在荆山铸鼎原失踪,因此,灵宝就应该有两座黄帝陵,其中一座是衣冠冢。第九位黄帝是姬贯俞,立都洛阳的宜阳县,可惜只是玉壶九千先生这么说,如果属实,洛阳又成了黄帝帝都。姬贯俞到过西安,西安拜神时,玉壶九千说天生异像,因为他荒废朝政,民不聊生,他是唯一生前为自己建造陵寝的黄帝,黄帝里的败类死后葬于桥山黄帝陵,为什么说他是黄帝里的败类?姬贯俞不理朝政,全权委托神农氏的后代姜窐文,姬贯俞死后,黄帝出现了炎帝族的姜窐文黄帝,立都新郑,姜窐文是最出色的黄帝,他教化落后地区民众,加强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死后葬于新郑,接下来是帝鸿氏的黄帝姜成楔,立都新郑,黄帝酉圪凉立都新郑,死后均葬于新郑附近,所以新郑附近就有埋葬大嵔氏,帝鸿氏,缙云氏三位黄帝,这时,黄帝势弱,受到蚩尤九黎族,少昊金天氏部族攻击,向山西后撤,出现山西黄帝祁江阳,依昌块,祁号次,祁姓显然是炎帝伊祁氏的后代,伊祁氏本来是在洛阳,是尊卢氏的后代,在洛阳转化为伊祁氏以后,迁移到山西祁邑,这样山西也应该有两座座黄帝陵。末代黄帝祁号次最后退守涿鹿,被少昊金天氏逼迫退位,因此,河北省境内应该有七座黄帝陵。这是玉壶九千先生研究成果。有多大的可信度?早了解他的依据才知道,有一点可以肯定,水经注说,黄帝开始是在涿鹿,后来迁至有熊新郑,山海经也说熊山恒出神人,至少三位黄帝才配得上恒出神人,如果出现十多坐黄帝陵而且个个是真,也不奇怪,桥山黄帝陵也不一定是衣冠冢。只是这个桥山黄帝被玉壶九千描写成了混蛋黄帝,他把轩辕黄帝改成了有熊黄帝,而且是炎帝祝融氏神农氏的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