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出色的作家或科学家,开始书籍卖不动?
和谐,也是,天地为什么很多出色的作家或科学家,开始书籍卖不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灵遁者在散文中例举过这个现象,比如有路遥,尼采,弗洛伊德,托马斯杨,卡夫卡,海子。路遥《平凡的世界》出版都费力,尼采自费印刷,卖不动。佛洛依德几年卖了不到800本《梦的解析》,托马斯杨自费印刷,只卖一本自己的书。是说人们发现美的能力弱,还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代变了,繁华总被雨打风吹去。光阴匆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偶像。
每个人时代都是这样、各领风骚三五年。我出生于七二年,我们当时最喜欢的小说家是苏童、叶兆言、格非,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学者是李泽厚、高尔泰,余秋雨,陈丹青、易中天,龙应台;类型小说家是琼瑶和金庸,梁羽生和古龙、黄易。
到了八零后,他们喜欢的作家就变成了安妮宝贝,韩寒和郭敬明,落落、张悦然,类型小说家就变成了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江南、今何在,猫腻、宅猪等这样的网络大神。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生活,不同的环境里,不一样的生命和人生。换了零零后,他们喜欢的作家、学者 也许是大冰?或许是鹿晗这样的网红了?
或许是连书都没有人看了,只剩下动漫游戏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没人知道雪藏了,国家重点保护,等知道了可能也就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美学和谐理论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协调的美。其中有三个要点,一是相互对待;二是在对待中产生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的关系;三是由此产生一种和谐的美。适度原则强调节制性,协调原则强调融合性。
《晏子春秋》中提出“和如羹焉”——羹是由各种不同的味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统一之味的。“和”是各种有个性的东西,各不失其个性,却能彼此得到和谐统一。
从和谐论产生初期的两个重要观点“以他平他谓其和”、“阴阳相应谓之和”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春秋时在哲学上曾展开过一场和同之辩,“和”与“同”都是强调联系中的协调性,都是以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的。但“和”强调对立物的协调统一,“同”则是同类事物的协调性。比较完整的表达是《国语·郑语》中所记载的史官的一段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和同辩异被上升到存在的高度,和则生,同则灭。“以他平他谓之和”,强调“和”在冲突的平定中产生,事物之所以相生,来自于不同物冲突中的协调。而“以同裨同”,是同类事物相加,这种无差别的累积是对冲突的回避,是对人的关系性存在的漠视,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人如何存在的问题,所以说“同则不继”。后来孔子从人的行为中区别“同”与“和”,他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就可见差异性协调的重要性。史伯所强调的“物一无文”的观点,乃是从关系性上考虑和谐存在的,而齐同则是单一之“一”,而非异类求和。
〈宋〉马麟 兰
“阴阳相应谓之和”发端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并在《周易》中得到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以阴阳相摩相荡为哲学之本,如咸卦的《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卦分刚柔,上下相应,感而化生万物。在易例中,有中、当、应、敌、承等,也体现了以他平他而求和的思想。刚柔相济方有和,同类相对则为敌。中国哲学异类求和的思想,反映的是以和谐化解冲突的理想追求。
《乐记》中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也是一种协调基础上的和谐。这个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乐与天地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与天地万物具有同构性,另一方面强调音乐创造必须契合大化流衍的节奏,天地的节奏就是音乐的节奏。大乐与天地同和为音乐之和奠定了一个本体论基石。礼在别异,乐在和同。礼在于秩序,在于差别,在差别的级次中,各得其位,各司其职,无相夺伦,这样便有了人伦秩序。乐不是漠视这样的差异,而是由差异中寻求和谐,它并不是使差异的秩序归于同一性,而是契合这一秩序,体会天尊地卑之类的秩序所显示的节奏,在快乐的体验中安于这样的差异。所谓“乐在敦和”,就是由差异而追求协调。
儒家和谐思想发展到被称为新儒学的宋明理学阶段,更强调人的心灵境界的和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在性灵的圆融被放到突出的位置。孔颜乐处,思孟精神,成了此期理学家所崇尚的对象。“和风庆云”的境界,色温气和的精神,受到理学的推崇。二程说:“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8〕和谐的心灵成了协和天地的基础。二程特别提倡“春”的精神,春的精神就是仁,就是和。二程说:“此其肃如秋,其和如春。如秋,便是‘义以方外’也。如春,观万物皆有春意。尧夫有诗云:‘拍拍满怀都是春。’”〔9〕养得心中一腔和气,“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在和中“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说“仁,便是个温和底意思”〔10〕,“仁是和底意”,他认为修炼仁人之心,就是“保合太和”,养得胸中一团和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