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真实的诗歌与美文呢?
存在,直觉,真实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真实的诗歌与美文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审美妙悟在中国美学中的独特地位,是天人合一哲学在美学中的体现,这也是中西美学的重要差异之所在。妙悟强调的是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之中的现实。
妙悟实现了由观物到照物的转变。妙悟的“观”和一般审美认识活动中的“观”有根本区别。在一般审美活动中,我是观者,物是对象,是我之所观者。当我们说物象的时候,就已经将物当作我的对象,与我对举而生,是我的世界中的现象。在审美妙悟的主张者看来,此一现象是一种非真实的存在,因为它存在于人的意念中,是被人意念改制的物象。物成为在我心中的存在,物之存在不在其自身,物失去了自己的主宰,无法自在自由地显现,物丧失了“自性”。它是非自然的,因为它无法自己而然,无法“法尔”自显。在非妙悟的世界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灵也处于非真实的状态,存在于世界的对面,似乎不是这世界中的存在,它高高地站在观者的角度去打量对象,将对象推到异在的位置上,处于身在世界中、心存世界外的尴尬之中。更有甚者,我和物还处于全面的“冲突”之中,物在我的“念”中生存,也在我的“念”中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天光黯淡,天全丧失,物不见其物,人不见其人。有心观万物,万物改其性;有物撞我心,物我难相合。
〈明〉崔子忠 苏轼留带图〔21〕
一个美妙的故事,一扇妙悟的玄门。
在中国哲学中,妙悟是“一”,而非“二”,妙悟是不二之感悟。它是无分别、无对待之境界。无分别乃就知识言,以反逻辑非理性为其要义。无对待是就存在的关系性而言,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看,其旨在于冥能所,合心境(外境),去同异,会内外。《般若经》有所谓“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诸法实相即是佛性,是如如之境,这个境界是“一相”,就是说它是无分别、无对待的,这个无分别、无对待相实际上就是无相,就是空,不执有无,是对相的超越。而此超越之相,就是如相。
这个如相中的相是存在,如相,即如其自身而存在,如其自性而存在,在智慧的观照者,一切如如,如其自身之性而存在,不为他法而存在,所谓“朗照如如”。这是对大全的认识。“物如其自身而存在”,或者说“物之存在在其自身”,就使物从对象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获得自在价值。
五代荆浩《笔法记》〔22〕中有关于物的存在特性的精彩辨析,这篇文章假托野叟和画家的对话,说明绘画之大法:“曰: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挠矣。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同样一个物(并非二物),却有似与真的区别(并非两种表现)。物有其形,又有其性。从形方面说,它是客观的,是世界中存在中的现象,是人观之对象,是具体的个别的物象。但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如果仅仅停留在眼中所观的物象,那么只能说是对物的虚假的反映。作者提出,画山水要画出山水的性,这个性就是他所说的“须明物象之原”。这个“原”就是山水之性,是山水的“本来面目”,作为“性”和“原”的山水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如如之境。画家所要表现的山水正是此一真山水。真山水不是作为我之对象存在的山水,它是自在显现的。如何摆脱分别的虚假的感知,必诉诸妙悟。
荆浩在这里所要说的就是画出“如其自身存在”的物。朗照如如,如其真,如其性,如其实在。因为要“如”其“如”,人要有如如智,去观如如性。〔23〕如如智,即为悟智,如如性,即为真性。如如智如何认识如如性,也就是说妙悟如何展开,中国哲学和美学将其称为“观照”〔24〕。
这里所说的“观”,当然不是外观,不是眼耳鼻舌身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而是“徇耳目以内通于心”(庄子语),是“内观”。它又是一种“反观”,这里的“反”不是反向的反,而是返回的“反”,返回到自己的生命真性。在虚假的意念中流连,带给人的是虚假的判断;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去体验,就是中国艺术家所说的“物在灵府,不在耳目”〔25〕。从对外在对象的观照回到内在心灵的体验,由有念之心的体味回到无思无虑的心灵静寂状态。
与其说是观,不如说是照。“照”是整全的,不是从世界中切割出部分,以此部分去观照全体,以个别去概括世界。如一月普现一切月,并非存在一月和多月的关系,这样理解就落入了量论的陷阱;一月就是充满,就是全部。因此,照不作差别观。照就是捂起外观的眼,开启内观的心,去除心中的念,而显现智慧的心。照如一帧明亮的镜,如一渊清澈的水。重视妙悟的古人喜欢使用镜子和水的比喻,意也正在于此〔26〕。
在妙悟中,冥物我,合内外,物不在我心外,因此说以我心去照物只是方便的说法而已,因为在此已没有观照的主体和客体,物已不与心对待,哪来以心照物?如果说以心照物,也可以说以物照心,物我互照。所谓心印始归香象迹,妙悟全归无念中。照即是无照,即是镜照,即是空照,统合地照,自在地照。
注 释
〔1〕 《般若无名论》说:“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僧肇《长阿含经序》说:“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
〔2〕 在古代哲学中,有不少与妙悟内涵相近的概念,如老子的“涤除玄鉴“,所谓“玄鉴”(或作“玄览”)就是妙悟。“涤除”,是荡尽心灵的尘埃,使内心洁净澄明。“玄鉴”,强调以此光明澄澈之心观物,也可以说以心灵的明镜去映物。“玄”用来规范观照的特点:这是一种圆满俱足的观照,而不是局部的认识;是一种生命深层的观照,将世界最隐秘的内容显露出来,而不是对事物外在表象的认识;是一种自由和谐的观照,解除本心与理智、欲望的冲突。又如“默照”(或称“玄照”“观照”、“智照”)也和妙悟概念意义相近。僧肇说:“夫圣人玄心默照。“(《答刘遗民书》)
〔3〕 西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神秘主义,如Fritjof Capra在The Tao of Physic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中,认为东方的妙悟之法是神秘主义的方法。我国也有不少哲学家认为中国文化洋溢着神秘主义气息,认为妙悟就是神秘体验。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说:“凡所谓直觉,顿悟,神秘经验等虽有甚高之价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学方法内,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中国哲学史》,4—5页,中华书局,1992年,)哲学是一种“学”,而直觉是一种不可说之神秘经验,所以他排除了直觉上升为哲学方法之可能性。他说:“故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一种神秘的经验则可,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哲学则不可。”(同上书,5页,)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学者来说,这并非是神秘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真实存在,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述,但不能用语言表述的世界并非就是神秘的世界。以神秘的经验来规范直觉并非是一个恰当的评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