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取法乎上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取法乎上,书法,王羲之书法中取法乎上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中取法乎上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的取法乎上,个人觉得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根据书学法帖中的固定模式,分上,中,下三个等次,一时半会捏拿不准,逐摸不透,就要争取大多数书学者的意念和观点,肯定要选自己觉得最好的一种法帖为重点学习范本。二是根据书学技巧技能,把书法中自己最长处最娴熟的功能发挥到极至。熟能生巧。假如你擅长的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等等,在书法的过程中,用展示特长最好的一种书法形式展现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取法乎上”,很多人是有一些错误理解的,比如初学书法,一上手就是《九成宫》《颜勤礼》《兰亭序》,美其名曰向经典学习,实则是打造空中楼阁。
对于“取法乎上”,我认为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1、“取法乎上”是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有损耗的,学习书法,只有取法经典碑帖,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书法的奥妙。
2、学习书法是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取法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取法”的对象又是变化的。
这正如说,“全人类的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自身的温饱。
学习书法也是如此,比如《兰亭序》虽是经典,可是没有较扎实的行书功底,如何能一下子理解其中包含的丰富技法和思想内涵?
3、“取法乎上”并不是只学经典,而放弃后代书法大家,相反,历代大家的书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
比如学习王羲之,后世的米芾、赵孟頫、王铎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经典与范作,这些资料比我们从零开始摸索要有用得多。
所以,“取法乎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只能是画饼充饥,痴人说梦,是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时间是最公正的审判者,它会自然地淘汰出一切沙粒和金子。所以最好还是学习历史上已经有定论的、公认的那些大家的作品。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切古老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太宗《帝范》,“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法乎上”意思是学精湛的技艺,得中等水评。“取法于中”:学中等的技艺,得下等的水平。
诗,书方面:师法古人,以古为师,取法乎上,以汉,魏,晋,唐为师为法,方能走得更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本人就用自己这几天创作屈原的《橘頌》过程,用图文解说(谨作参考)
上图的书写方式是本人从小耳闻目染的格式,而且可以说是几乎不动脑筋就能写出。但是我知道自己无法跨越吴昌硕师祖那座高山,再说本人又不喜欢被人称为“吴昌硕再生”。
由于篆书中的草篆犹如流星般一闪而过,祖先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参考资料……而我确对草篆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开始了挑战。如图:
《折纸条形所带来的无形束缚》
昨晚,强化了草篆的各种书写训练,总是感觉那里不对劲……今早尽管留心处理了字体的气韵连接部,还是不理想……于是干脆放开手脚进行了自然状态书写。
哈哈……基本上算是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原先是因为自己被自己心里的框条给压宿住了 [发抖][怄火]
同样是屈原的《橘頌》 ,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而我自己要的是自由状态[跳跳][转圈]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其兮
曾枝剡棘,圓果搏兮; 青黄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縕宜脩,姱而不醜兮
总结:别人的东西总是别人的东西(学习途径而已),写出自己的精气神才是根本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法乎上”全句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从书法角度讲,指的是学习书法要从经典作品开始,直追魏晋,那么学到的至少是中等功力,从元宋作品学习,那么得到的是较差的功力。泛指学习书法首先必须高起点,认真研习经典作品,大量临习掌握之前尽量学前人作品,不急于或少学近现代人作品!
上一篇:假如有个老师和一个普通人掉进河里,你会救谁?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